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开锁换锁 > 正文

赵顼-北宋第六代皇帝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4-12-24 15:47 22

赵顼

《赵顼》,此词条收录于12/24,仅供参考

赵顼(公元1048年—公元1085年)即宋神宗,初名赵仲鍼,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北宋第六位皇帝。

赵顼生于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宋仁宗赵祯赐其名为仲鍼。初封率府副率,后迁为右千牛卫将军。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其父宋英宗赵曙即位后,授赵顼安州观察使、光国公,授经于东宫,同年九月加封忠武军节度使、淮阳郡王等衔,改名赵顼。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六月,封为颍王,宋英宗赵曙染病后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正月,赵曙逝世,赵顼即位。赵顼在位期间,政治上通过“熙宁变法”“元丰改制”推行变法。经济上实行匀输法、青苗法、市易法等增加财政收入。军事上推行将兵法、保甲法等增加兵力,改变募兵制。文化上,赵顼推动科举改革,并支持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宋神宗统治期间,宋朝与西夏战争不断,但因数次战败,北宋不得不以输送“岁币”方式换取和平。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赵顼在福宁殿病逝,终年三十八岁,庙号神宗,初谥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后历经增谥、改谥,最终谥号为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赵顼死后葬于永裕陵,其子赵煦继位,即宋哲宗。

宋神宗经历两次变法,在位时间十八年,宋史中评价赵顼,说宋神宗即位以后,小心谦恭,尊重宰相大臣;诏求直言劝谏,考察民间疾苦,抚恤丧失父母的孩子,奉养年纪高迈的老人,救济贫困家庭。不大兴土木兴修宫室,不嗜好游山玩水。励精图治,将大有一番作为。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