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开锁换锁 > 正文

迷信-陷入盲目信仰和崇拜的现象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4-12-28 07:35 3

迷信

《迷信》,此词条收录于12/28,仅供参考

      迷信(英语:Superstition)是指丧失理性思考,陷入盲目型的信仰和崇拜,称为“迷信”。泛指无科学论证基础的信仰或崇拜,如相信占星、卜筮、风水、命相、鬼神等思想。Encarta百科全书上对“迷信”的定义是:“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此词汇常被科学主义者用来批评不同的宗教或政治立场。

      迷信生成的土壤是人们内心中的私心贪念与意识内的六欲追求,促生错误的认知观形成。当人们处于“营于利”而“多患”状态的时候,就很容易陷入迷信的怪圈。科学本身就是在不断否定自己的前提之下,来建立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产生新的科学理论和实践。如果进入迷信当中,那无疑是故步自封。迷信的本质是对事理的陈述不抱怀疑态度,对科学假设和伪科学产物深信不疑,欲不加考证,得出必然性的结论,也属于一种对权威的迷信。

      迷信是心理学的正常现象,演化并不在意人类是还是靠迷信做出结论,只要最后的结论会让人做出有益生存的行为即可。从演化心理学的角度,图型识别以及许多认知偏误可能有助于生存,例如“过度辨识能动性”(hyperactive agency detection)让人倾向认定事情的原因是为了某人的目的,这可能帮助古代人避免被掠食者或敌人攻击。研究显示人们在面对压力时,会更倾向在实质上没有关连的事物中看出关连,因而变得较为迷信。人们使用系统一分析事情时倾向带有各种偏误,而系统二不一定会更正此偏误,例如邓宁-克鲁格效应让人高估自己的判断力。另一个可能造成迷信的原因是自我实现预言。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