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此词条收录于12/26,仅供参考
赵桓(1100年―1161年),北宋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宋朝著名词人,庙号钦宗。徽宗赵佶的长子,母亲为恭显皇后王氏。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崇宁二年(1103年)二月改名为赵烜,十一月改名为赵桓。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被立为皇太子。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在金兵逼近京城开封的情况下接受徽宗内禅,即位宋朝皇帝,改元靖康。
即位以后,钦宗相继处决了徽宗朝的诸多被认为是祸国殃民的大臣,以维持抗金人心。钦宗在面对金兵侵略时战和不定,听信主和派大臣及道士谗言,罢免主战派人士,导致金朝攻破开封。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钦宗以臣子的身份投降金朝,被掳至北境,于金太宗天会六年(1128年)受封“重昏侯”这一具有侮辱性的封号。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和议后改封为“天水郡公”。钦宗的具体去世时间正史无记载,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钦宗去世的消息传入南宋,南宋高宗谥其为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葬于永献陵。
赵桓为宋徽宗赵佶的长子,母亲是恭显皇后王氏。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在坤宁殿出生,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进封京兆郡王。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先更名为赵烜,同年改为赵桓。九岁时,赵桓被封为定王,后又加衔太保。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即赵桓加冠礼的次年,正式被册立为皇太子。在册立的仪式上,赵桓为了显示自己的节俭谦恭,对于繁复奢侈的太子礼仪“皆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