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大蓟的副作用
最佳答案:
大蓟是一种常用中药材,若使用不当或过量,可能会有以下副作用:
1. 胃肠道不适:大蓟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大蓟中的某些成分会刺激胃肠道平滑肌,或影响神经递质平衡,干扰正常消化功能。长期或严重的胃肠道不适,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脱水及电解质失衡等问题。
2. 过敏反应:部分人对大蓟过敏,使用后可能出现皮疹、皮肤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大蓟中的生物碱、类黄酮等化学成分,可能作为过敏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释放组胺等介质,从而引发皮肤炎症反应或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3. 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 孕妇:大蓟具有促使子宫收缩的作用,孕妇使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危及胎儿和孕妇健康,所以孕妇应禁用。
- 儿童: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成分的耐受性较低,服用大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应谨慎使用,如需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体质虚弱及脾胃虚寒者:大蓟性寒凉,容易伤人脾胃,此类人群食用后易导致腹泻、腹痛等不适,加重身体虚寒症状,应尽量避免食用。
- 肝肾功能不全者:大蓟的清热解毒作用可能对肝肾功能不全者造成负担,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加重肝肾损害,故应慎用。
4. 出血倾向问题:大蓟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出血倾向者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等,过量食用可能抑制血液凝固,使出血时间延长,加重出血症状。
5. 药物相互作用:大蓟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与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等合用时,可能增强抗凝血效果,增加出血风险;与一些肝药酶诱导剂或抑制剂合用,可能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导致药物浓度异常,影响疗效或增加副作用风险。
6. 其他影响:长期大量使用大蓟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引发脱水、低钾血症等症状。大蓟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大蓟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和副作用禁忌
大蓟,中药名,为菊 科 ( Compositae ) 管 状 花 亚 科 菜 蓟 族(Cvnareae) 蓟属 (Cirsium Mill. ) 植物 C. japon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多年生宿根草本 ,野生于山坡、路边等处,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多年生草本,高0.5~1m。根簇生,圆锥形,肉质,表面棕褐色。茎直立,有细纵纹,基部有白色丝状毛。
基生叶丛生,有柄,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30cm,羽状深裂,边缘齿状,齿端具针刺,上面疏生白我丝状毛,下面脉上有长毛;茎生叶互生,基部心形抱茎。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外被蛛丝状毛;总苞片4~6层,披针形,外层较短;花两性,管状,紫色;花药顶端有附片,基部有尾。瘦果长椭圆形,冠毛多层,羽状,暗灰色。花期5~8月,果期6~8月。
大蓟的功效和作用
大蓟有凉血止血,解毒消痈的功效,大蓟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带下,肠风,肠痈,痈疡肿毒,疔疮。
1、大蓟治心热吐血、口干: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频服。(《圣惠方》)
2、大蓟治带状疱疹:大蓟、小蓟、鲜牛奶各适量。将大、小蓟放在鲜牛奶中泡软后,捣成膏,外敷。(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大蓟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大蓟一握。捣,绞取汁,服半升。(《本草汇言》)
4、大蓟治副鼻窦炎:鲜大蓟根三两,鸡蛋二至三个。二味同煮,吃蛋喝汤。忌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全展选编?五官科》)
5、大蓟治肺热咳血:大蓟鲜根一两。洗净后杵碎,酌加冰糖半两,和水煎成半碗,温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6、大蓟治漆疮:大蓟鲜根一握。洗净,加些桐油捣烂,用麻布包炖热绞汁涂抹,日三、四次。(《福建民间草药》)
7、大蓟治热结血淋:大蓟鲜根一至三两。洗净捣碎,酌冲开水炖一小时,饭前服,日服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8、大蓟治妇女干血痨或肝痨,恶寒发热,头疼,形体消瘦,精神短少:新鲜大蓟二两,黄牛肉四两。共入罐内煮烂,天明吃毕后复熟睡。忌盐。(《滇南本草》
9、大蓟治妇人红崩下血,白带不止:大蓟五钱,土艾叶三钱,白鸡冠花子二钱,木耳二钱,炒黄柏五钱(如白带,不用黄柏)。引水酒煨服。(《滇南本草》)
10、大蓟治汤火烫伤:大蓟新鲜根,以冷开水洗净后捣烂,包麻布炖热绞汁涂抹,日二、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11、大蓟治肠痈、内疽诸证:大蓟根叶、地榆、牛膝、金银花。俱生捣汁,和热酒服。如无生鲜者,以干叶煎饮亦可。(《本草汇言》)
12、大蓟治结核于项左右,或栗子疮红肿溃烂出脓久不收口者:独根大蓟,不拘多少,或煮水牛肉,或猪肉,或单用,煨点水酒服。外用新鲜大蓟捣烂,入发灰、儿茶、血竭同拌,敷疮口,生肌。(《滇南本草》)
13、大蓟治肺痈:鲜大蓟四两。煎汤,早晚饭后服。(《闽东本草》)
14、大蓟治跌扑损伤,瘀血作痛:大蓟汁,和热酒饮。(《本草汇言》)
15、大蓟治疔疖疮疡,灼热赤肿:大蓟鲜根和冬蜜捣匀贴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16、将大蓟根或叶煎汤内服,治高血压,多数人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但根的疗效优于大蓟叶。腹部冷痛,得暖则舒,属中医学所谓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大蓟。
提示:以上内容来自本站整理加原创,今天重点为大家推荐的本文话题是:山奈,下面我们来继续深入介绍。
17、大蓟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出血、感染性疾病和高血压。取大蓟全草和根,捣烂,绞汁,每次服一小杯,频服,治口干、吐血、鼻出血。
18、大蓟加水煎服,治脓胸、鼻窦炎。
19、将大蓟鲜根洗净,捣碎,加水煎服,治咳血、小便热涩、疼痛、尿血。
20、大蓟新鲜根,用冷开水洗净后捣烂,外敷,治漆疮、汤火烫伤、疔疖、疮疡、红肿疼痛。
21、大蓟配伍艾叶、白鸡冠花子、黄柏,治妇女白带不止、崩漏。
22、鲜大蓟叶,榨汁,加白酒饮用,治跌打损伤、疼痛不止。
大蓟的营养价值
根含乙酸蒲公英甾醇、豆甾醇、a一香树脂醇、B-香树脂醇、B-谷甾醇。鲜叶含柳穿鱼花甙2.1%。根含挥发油,油中含4种不饱和碳氢化合物,为单紫杉烯、二氢单紫杉烯、四氢单紫杉烯、六氢单紫杉烯。
大蓟的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根煎剂或全草蒸馏液1:4 000 浓度时在体外能抑制人型有毒结核菌的生长.酒精浸剂1:3 000 时对人型结核菌即有抑制作用.水煎剂的抑菌浓度比酒精浸剂的浓度为大.
2.对血压的作用 水浸剂、乙醇-水浸液和乙醇浸出液, 应用于狗、猫、兔等麻醉动物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大蓟对离体蛙心、兔心心率及心收缩力有抑制作用, 可降低犬血压,并有快速耐受性, 尚可抑制BCO的加压反射.提示其降压作用与抑制心率及抑制心收缩力有关。
3.止血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 大蓟对凝血过程第一阶段(即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生成)有促进作用,用于血热妄行所致出血症,如吐血、衄血、崩漏、尿血等。可单味应用或配伍其他止血药。
大蓟的副作用
不良反应:大蓟煎剂、片剂亦可引起少数人胃内不适或恶心等胃肠道反应。
毒副作用: 临床应用本品, 煎剂口服后个别病人有胃胀不适感, 加用生姜、陈皮、法半夏等可以减轻;少数病人空腹服用本品片剂后出现胃内不适或恶心等, 改用饭后服药, 可减轻.
大蓟的使用禁忌
1、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大蓟。
2、大蓟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脾胃弱。不思食之证。《本草经疏》
3、大蓟忌犯铁器。《品汇精要》
4、不良反应:大蓟煎剂、片剂亦可引起少数人胃内不适或恶心等胃肠道反应。
大蓟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拼音名】Da Ji
【英文名】Japanese Thistle Herbor Root
Herb of Japanese Thistle
Root of Japanese Thistle
【别名】 马蓟、虎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鸡脚刺、野红花、茨芥、牛触嘴、鼓椎、鸡姆刺、恶鸡婆、大牛喳口、山萝卜、猪姆刺、六月霜、蚁姆刺、牛口刺、老虎舌、刺萝卜、驴扎嘴、马刺刺、刺秸子、马刺草、牛口舌、老虎刺、草鞋刺、刷把头、土红花、野刺菜、牛不嗅、猪妈菜、牛刺竻菜、竻菜、鸟不扑
【来源】
药材基源: 为菊科植物大蓟的地上部分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 japonicum Fisch.ex DC.
采收和储藏:栽种第3年,秋季挖掘根部,除去泥土、残茎,洗净,晒干。夏、秋季盛花时割取地上部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蓟 多年生草本。块根纹锤状或萝卜状,直径达7mm。茎直立,高30-80cm,茎枝有条棱,被长毛。基产叶有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8-20cm,宽2.5-8cm,羽状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6-12对,中部侧裂片较大,向上及向下的侧裂片渐小,边缘齿状,齿端具刺;自基部向上的叶渐小,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无柄,基部扩大半抱茎;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两面沿脉有疏毛。头状花序睦立,单一或数个生于枝端集成圆锥状;总苞钟状,直径3cm;;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卵状三角形至长三角形,先端有短刺,内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呈软针刺状;花两性,全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或紫红色,长1.5-2cm,5裂,裂片较下面膨大部分短;雄蕊5,花药先端有附片,基部有尾。瘦果长椭圆形,稍扁,苌约4mm;冠毛羽状,暗灰色,稍短于花冠。花期5-8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分株、根芽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繁殖:春播3-4月;秋播9月,以秋播为好。7-8月种子成熟后,割下头状花序,晒乾,脱粒,扭净,备用。穴播: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穴深3-5cm,种子用草木灰拦匀后播入穴内,覆土。分株繁殖:3-4月挖掘母株,分成小丛,每穴1丛,覆土压实,浇水。根芽繁殖:利用带芽的根进行栽种。
田间管理 生长期进行中耕除草2-3次,结合追施人畜粪肥,倒苗后要增施堆肥、厩肥等。
【性状】
性状鉴别 大蓟草:茎圆柱形,直径0.5-1.5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纵棱,被灰白色毛;质松脆,断面黄白色,髓部白色,常中空。叶急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桂冠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有白色毛。头状花序顶生,圆球形或椭圆形,总苞枯...,苞片披针形,4-6层,冠毛羽状,黄白色。气微,味淡。
以色绿、叶多者为佳。
磊蓟根:根长纺锤形,常簇生而扭曲,长5-15cm,直径约1cm,表面暗褐色,有纵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粗糙,皮部薄,棕褐色,有细小裂隙,木部类白色。气特异,味微苦涩。
以条粗、芦关短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或类长言形,垂周壁波状弯曲,上下表皮都有微细的角质纹理。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3-5个。多细胞非腺毛极长,多已碎断,完整者由4-18或更多的细胞组成,基部细胞直径15-150μm以上,顶端细胞极长而扭曲,直径13-24μm,壁具交错的角质纹理。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3-24μm,草酸钙针晶长约15μm。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木栓化,常脱落。皮层较宽,紧靠内皮层外侧有类圆形的分泌腔,直径70-140μm,较必地排列成环,内皮层凯氏带明显。韧皮部较窄,形成层连成环,木质部导管少数,数个成群呈径向排列,周围常伴有木纤维,射线宽阔,中央有髓。薄壁细胞含菊糖。
【化学成份】新鲜叶含柳穿鱼甙(pectolinarin)[1]。地上部分含有φ-蒲公英甾醇乙酸酯(φ-taraxasteryl acetate),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三十二烷醇(dotriacontan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柳穿鱼素(pectolinari-genin)[2]。根含油,内有单紫杉烯(aplotaxene),二氢单紫杉烯(dihydroaplotaxene),四氢单紫杉烯(tetrahydroaploaplotaxene),六氢单紫杉烯(hexahdroaploataxene),1-十五碳烯(1-pentadecene),香附子烯(cyper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罗汉柏烯(thujop-sene),α-雪松烯(α-himachalene)[3],顺式的8,9-环氧-1-十七碳烯-11,13-二炔-10-醇(8,9-epoxy-heptadeca-1-en-11
13-diyn-10-ol)[4].根中还含蒲公英甾醇乙酸酯(ataxasteryl acetate),φ-蒲公英甾醇乙酸酯[5],菊糖(inulin)[6]。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的作用1.1对离体蛙心活动的影响 蛙12只,按Starub法,制备离体蛙心,Ringers液中加大蓟,浓度大于20mg/L时,心率无明显改变,浓度达200mg/L时,心收缩幅度变小,心率减慢,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如换以Ringers液,可恢复正常心律的收缩幅度。
1.2对离体兔心灌流实验 家兔6只,雌雄不拘,按Langendorffs法,进行离体兔心灌流,待心脏活动稳定后,从心脏插管的侧支注入大蓟0.5g/kg,立即记录给药后心率和心收缩振幅,并与给药前比较。
1.3在体犬心实验 犬6只,应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进行麻醉。开胸人工呼吸,应用生理药理多用仪同步记录血压和心脏收缩曲线,iv大蓟1.5g/kg后,血压明显降低,由原来的15.8±0.9kPa降低到11.8±0.8kPa(X±SD,n=6,P<0.05=。心收缩振幅由原来的100±1%降到39±7%,心率由原来的103±7%减到72±6%,全部实验过程中可见到这种降压效应。在给药后即刻升高趋势,而1分钟后开始逐渐下降,血压下降作用可持续近20±7分钟,而反复给药这种降压效应并不明显。
1.4大蓟的快速耐受性 犬3只,血压为17.9±0.9kPa,第1次iv大蓟1.5g/kg后血压下降,12±1.1kPa,待血压恢复至原始水平后,再第2次iv同量本药时,有2只犬血压反下降3.7±0.8kPa,另有1只犬血压下降值与第1次iv降压值相同,提示其有产生快速耐受性的可能。
1.5对闭塞颈总动脉(BCO)加压反射的影响 麻醉犬,每隔5分钟用动脉夹闭塞双侧颈总动脉15s,如此共2次,测得iv大蓟前BCO升压值(从16.6±1.6升高到20.8±2.4kPa),然后iv大蓟1.5g/kg,当血压下降最低时,BCO使血压从9.1±2.1升到10.3±2.4kPa。按公式:加压反应值(%)=〔血压升高值/原血压-60〕X100加校正计算。结果在给药前加压反应为48%,而给药后为33%,提示大蓟有抑制BCO加压反射的作用。
水浸剂、乙醇一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应用于狗、猫、兔等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大蓟水、大蓟鲜根或干根水煎剂、根碱液、酸性醇浸出液及叶水煎剂对麻醉狗均有降压作用,叶碱液、全草碱液及全草水煎液作用不明显。
2.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大蓟(品种未鉴定)根煎剂或全草蒸馏液,在1:4000浓度时能抑制人型有毒结核菌的生长。酒精浸剂1:30000时对人型结核菌即有抑制作用,但水煎剂的抑菌浓度要比此大。
3.对腹水癌细胞的作用 取健康的小白鼠接种腹水癌细胞液0.1ml.7-8d后生长癌液较多,抽出癌液加1滴至玻璃片上,并加1滴20%大蓟煎剂以及1滴伊红台氏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癌细胞的死亡情况,如被杀死则细胞染成红色,未杀死则仍为无色透明状。采用唾液腺细胞和精巢细胞2种正常细胞,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大蓟可全部杀死腹水癌细胞,并对精巢细胞亦有同样作用。但对唾液腺细胞无损害。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大蓟地上部分粗粉1g,加乙醇,于水浴上温浸2h,滤过,滤液蒸乾,加乙醇0.5ml溶解供点样用。另取绿原酸及芦丁乙醇液作对照品。分别点亲于硅胶G-0.5%CMC板上,用正丁醇-冰乙酸-水(3:1:1)展开,于紫外灯(365nm)下,绿原酸显蓝色萤光,喷%三氯化铝乙醇试液后,芦丁显...。
【炮制】拣去杂质,清水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大蓟炭:取净大蓟置锅内用武火炒至七成变黑色
存性,过铁丝筛
喷洒清水,取出晒干。《本草通玄》:酒洗或童便拌,微炒。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行瘀消肿。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外伤出血;疮疡肿痛;瘰疬;湿疹;肝炎;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捣敷衍。用于止血宜炒炭用。
【注意】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1.《品汇精要》:忌犯铁器。2.《本草经疏》: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脾胃弱。不思食之证。
【各家论述】
1.《唐本草》:根,疗痈肿。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兼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肿也。
2.《本草经疏》:大蓟根,陶云有毒,误也。女子赤白沃,血热所致也,胎因热则不安,血热妄行,溢出上窍则吐衄。大蓟根最能凉血,血热解,则诸证自愈矣。其性凉而能行,行而带补,补血凉血,则荣气和,荣气和故令肥健也。
3.《本草述》:大、小蓟类以为血药,固然。第如桃仁、红花,皆言其行血破滞,而此味则曰止吐血、鼻衄,并女子崩中血下,似乎功在止血也。夫小蓟退热固以止血,而大蓟下气更是止血妙理,盖气
中草药:大蓟1的功效与作用
大蓟(菊科植物)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茎高可达150厘米,茎部有纵条纹,密生白软毛。叶互生,根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裂片5-6对,先端尖,边缘有刺;茎生叶较小,形状类似根生叶,基部抱茎。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总苞球形,苞片6-7列,披针形,全为管状花,紫红色,两性。瘦果扁椭圆形,花期5-6月,果期6-8月。生于山野、路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全草于夏秋两季采割,除去老茎,晒干,秋季采者佳;根于8-10月采挖,洗净晒干。干燥全草茎圆柱形,表面紫褐色或褐色,有纵皱纹,密被灰白色丝状络毛;质松而脆;叶片多脱落,残留的叶绿色或焦褐色,多破碎皱缩,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质脆易脱落。头状花序存留于枝端,管状花多萎落不存,总苞枯...,表面微带紫黑色,白色羽毛状冠毛外露。气微弱,味淡。干燥块根呈长圆锥形,或微弯曲,表面黑褐色,具细密的纵纹,有时有屈曲的纵沟,顶端和根茎相连部分带纤维性,末端细瘦部分通常切除,长6-10厘米,直径5-15毫米。质稍硬而脆,折断面较整齐,黄白色,略带颗粒状。以粗壮、无须根、芦头者为佳。
大蓟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带下、肠风、肠痈、痈疡肿毒、疔疮等症。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捣汁涂。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大蓟的临床应用包括治疗肺结核和高血压病。治疗肺结核可用新鲜大蓟根煎剂或注射剂,治疗高血压病则可使用大蓟根或叶制成的浸膏片。在使用大蓟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或恶心等副作用,建议饭后服药以减轻反应。提醒:大蓟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上一篇: 肺有大泡怎么治疗(02/04更新)
- 下一篇: 肉里有煤灰怎么治疗(02/04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