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开锁换锁 > 正文

去氧肾上腺素的作用(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的区别)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03 13:31 2

本文目录:

去氧肾上腺素的作用

去氧肾上腺素的作用

 最佳答案:

      去氧肾上腺素的作用包括:

      1. 治疗休克:患者在休克时血压比较低,血液无法充分灌注全身,使用该药物后能够收缩血管,增加血管张力,有助于提高心输出量,帮助恢复正常血压。

      2. 麻醉时维持血压:为了维持麻醉期间血液流动的稳定,使用此药物能够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提高心输出量,帮助血压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器官功能损害。

      3. 控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药物可以减慢心脏的传导速度和心率,能够帮助抑制心动过速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减缓心脏搏动频率,使其回到正常的心率状态。

      4. 缓解鼻塞:去氧肾上腺素的滴鼻剂主要用于缓解鼻塞,鼻塞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鼻腔、鼻甲部位黏膜水肿造成鼻腔通气受到影响,这种药物可以收缩黏膜下的血管,减少黏膜分泌过多的分泌物,可以缓解鼻塞的症状。

      5. 升高血压:去氧肾上腺素具有明显升高血压的作用,这个药的注射剂,直接通过静脉注射,可以升高血压,常用来作为一种抢救药品。

      6. 扩张瞳孔:去氧肾上腺素还可以具有扩张瞳孔的作用,在眼科进行眼底检查时,通过扩张瞳孔,可以更好地观察视网膜等组织的病变,有利于眼底检查的顺利实施。

      7. 抑制胰岛素分泌:去氧肾上腺素还具有抑制胰岛素分泌、增强神经传递等作用。

      8. 调节瞳孔:去氧肾上腺素尚能激动瞳孔开大肌的α1受体,使之收缩,产生扩瞳作用。

      去氧肾上腺素是一种多功能药物,其作用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在使用该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及矫正

一、单眼近视的治疗 单侧近视眼依据不同情况,可酌情分别对待。 1.一眼正视或远视,另一眼为低度近视(≤3.0D); (1)近视力正常、远视力能够矫正者可配单眼矫正镜,成人可以不配镜。 (2)需配镜者,镜片选用能达到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度数(均应<3.OD),另眼镜片为平光。 (3)单眼配戴接触镜。 (4)必要时可选试角膜成形术,如RK、PRK(>40岁者不宜手术)。 (5)有眼疲劳或眼位异常者,可常戴眼镜、行眼肌训练、适当用药,必要者亦可手术。 2.一眼正视或远视,另一眼为中、高度近视,多为继发性(如见于角膜有瘢痕者),且多伴有弱视: (1)若远视力可以矫正,可配戴双眼相差不超过3.OD的眼镜。若能接受(包括小儿或近用时),还可适当提高,但处方前,要充分试戴。 (2)单眼配戴接触镜。 (3)近视力好、远视力能够矫正或视网膜视力(激光干涉视力)基本正常者,一般可行危膜成形术,亦可试晶状体手术。 (4)防治弱视、眼疲劳及其他并发症,斜视可手术矫正。 3.若单眼近视非轴性,而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异常所致者,则可选用接触镜。 二、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治疗 一般同于单眼近视的处理,其中主要为配镜矫正。原则为矫正后争取能保持双眼单视,而且不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尽量给以充分矫正,并且要求经常戴镜。但若戴充分矫正的眼镜不能适应时,则应使度数低的一眼的视力达到最高水平,另一眼则可作适当的部分矫正,尽量保留一定程度的视力,但以不致对另一眼产生干扰为前提。武国恩强调对于屈光参差应积极给以全矫正或尽量接近全矫正,而不必受双眼相差以2.OD为界的限制,亦可选配两副眼镜(远用者,近视屈光度低的一眼尽量给以充分矫)。无法戴用普通眼镜、且屈光度相差过大时,可另配接触镜。屈光度高的一眼若远视力能有所矫正,且近视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者,可试行手术. 三、近视散光的治疗 1.正确测定散光度及轴向。 2.一般均应配镜,给足屈光度,经常戴镜。若柱镜度数高或经试戴有不适应现象者,则可适当降低度数。 3。亦可试配接触镜,一般以低度矫正为宜,配后要常做检查,并酌情及时更换。 4.眼镜矫正不理想,可试角膜成形术。 5.常伴眼疲劳者可作相应处理,包括更换眼镜、适当用药及检查眼肌功能等。 6.青少年散光,因有可能促使近视眼发展,均应早期配镜,充分矫正,必要时亦可早年试行手术治疗。Rjng采取角膜切开(横向切口)+PRK治疗复性近视散光,称效果满意,报道40只眼,近视1.5~13.5D,散光O.75~4.OD(平均1.73D),术后6个月屈光度近视O 01D、散光O.32D。 四、小儿近视眼的治疗 (一)小儿近视眼的特点 1.均属病理性近视眼。 2.多数为先天原发性,少数为继发性。 3.继发性近视眼可起因予眼结构先天异常或后天因素(早产、疾病、中毒等)。 4.除先天继发性者外,近视一般发展快,屈光度进行性加深;早期即可能出现眼部变性病变。 5.视功能降低明显,视力矫正可不理想;预后差。 (二)治疗的选择 1.为有利于身心发育、开阔眼界及预防弱视,早年即予光学矫正,配戴适当眼镜,一般低度矫正,亦可选配两副(远用及近用)眼镜。 2.试配接触镜。 3.尽早确定有无弱视,积极防治。 4.采取综合方法,保持或争取双眼单视功能,定期复查,建立视力、屈光度及眼部情况等健康档案随访卡。 5.选择手术,如试行巩膜成形术(后巩膜加固术)。 6.防止进一步发展: (1)适当用药及组织疗法等(参阅本章第二节)。 (2)合理正常饮食(勿偏食),加强体质锻炼,保持全身正常功能平衡。 (3)积极治疗慢性病,尤当全身患急性病(热性病等)期间,更应注意养生,避免视力疲劳。 7.早期发现及积极防治并发症。 8.先天继发性近视眼要对因治疗原发眼病(先天性眼异常). 9.心理卫生,可同等参加正常儿童的日常活动。 10.预防性治疗及特殊疗法。 五、发育期近视眼的治疗 为一类后天原发性近视眼,包括青少年近视眼、学校性近视眼、单纯性近视眼等名称.为人眼对视觉负荷不断加重而长期适应的结果。远视力低常是主要或唯一缺陷,选配合理矫正眼镜(最好依据静态验光结果,酌情处方),目前仍为恰当之举,是否常戴,一般可随意。2~3年可重复验光,以确定是否另配新镜。 自己认为必要及有条件者,亦可另配一副接触镜,但须知:①不是为了替代普通眼镜;②合理选配;⑨适时更换(重配);④正确使用,防止意外;⑤出现不正常情况,可持证寻找商家,以讨公道或依法追赔。 药物亦可一试,尤其有眼疲劳症状者,但仅起辅助作用。可选药物有多种,如试用交感兴奋剂(如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之类滴剂),以对抗副交感作用,调整植物神经系统的状态,主动平衡调节功能与眼压,改善眼内血液供应及房水循环。从现有水平来看,手术治疗(尤其不可逆的手术)实无必要。有2点须加重视,一是短期中近视程度很快加深;二是全身患病时。遇此情况尤应注意养生及视力保健,避免过度用眼。 六、成年期近视眼的治疗 成年后由于过度视近负荷引起的迟发性近视眼,性质上属后天原发性。处理原则与发育期近视眼相同,眼镜取低度矫正;从长远计,手术似无必要;这类近视眼少有并发症,个别有玻璃体混浊者,仅予对症治疗即可,眼疲劳症状明显时,可适当用药;眼肌功能障碍者,用药或训练;仅个别人经确定原因后可行手术;多数人迟发性近视眼与职业有关,故可酌情调换岗位。 七、假性近视眼的治疗 由于视近负荷等原因引发睫状肌紧张、调节痉挛而表现的一种近视现象称假性近视眼,主要见于远视类屈光不正等。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均可恢复,个别持久存在或表现明显者,可局部采用睫状肌麻痹剂(托品卡胺、阿托品等)。双眼静态检影——睫状肌麻痹下验光是明确性质及兼行治疗的最有效方法。 八、并发性近视的治疗 并发性近视虽可见于多种情况及有多种表现,但均有原因可寻.一般近视为可逆性,故无需特殊处理,仅作对因(原发病)治疗即可,亦无必要配镜。有时可适当用药,以起调理之效。 对于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所引发的近视(如夜近视、空间近视、潜水性近视等),均可分别对待。采取的方法包括调换环境、改变条件、注意休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及适当用药等。 个别情况下,由于需要或有一定好处,亦可适当配镜。如经常夜晚驾驶者,为求一时性提高视远能力,可准备一副适当眼镜(多为低屈光度),必要时戴用。Hope认为原为近视者,可在原有远用眼镜镜片上加一定度数的夹镜,来矫正夜近视。Richards统计约有lO%~ 15%的夜近视者需要配镜。但屈光度不稳定、难于确认者,验光可在低亮度的条件下(与夜间驾驶环境近同)进行,另外可考虑年龄及原屈光情况,而矫正空间近视,最好选择与暗焦点等值的镜片。Hope亦认为矫正这类近视的关键是找出暗焦点,理论上是指眼处于完全黑暗中的焦点,即为无任何调节刺激时的调节静态位置。 九、继发性近视跟的治疗 由予起因多样,表现各异,故无统一疗法。通常均应于详细检查、明确原因后,分别施治. 1.先天继发性近视眼:如见于眼先天结构异常(圆锥角膜、球形晶状体等),可适时洽疗,包括试以手术。 2.后天继发性近视眼:为一类病理性近视眼,处理原则为对因治疗及光学矫正(配镜或手术),具体内容基本同予变性近视眼及小儿近视眼。 十、变性近视眼的治疗 除部分见于先天原发性者外,主要见于后天病理性近视眼,继发于某种特异性病理改变(如起因于全身或局部疾病),由于在近视眼中占有一定比例、并发症多、明显影响视功能,故作为一类眼病,加上先天性近视眼,是近视眼治疗的重点。由于原因不明,机制不清,至今尚无特异性疗法。 (一)屈光矫正(光学矫正) 1.配镜矫正:通常均应早期配镜,常戴。由于度数较深,且逐渐发展,故难于固定一副眼镜,亦可选配两副(低矫镜近用)。接触镜亦可准备一副,适时戴用,但要注意及时更换。低视力者选用合适的低视力矫正眼镜。 2.手术矫正:为现有近视眼手术的主要对象,由于手术均不可逆,故接受手术者要作好多种思想准备,最常用、最主要的手术现多取角膜成形术。高度数的近视眼可选效率高的一类手术,如角膜磨镶术、角膜镜片术(自体或异体角膜植片,或人工角膜)。屈光性晶状体手术亦有试用者,包括无晶状体手术(透明晶状体摘除加或不加人工晶体)及有晶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等。 (二)药物 全身或局部一般用药(现行常规方法)及特殊治疗(组织疗法、封闭疗法及中医中药等)。 (三)对因治疗 1.全身或局部变性病变的(药物)治疗、辅助疗法(营养、支持疗法等)。 2.后巩膜加固术亦可一试。 (四)并发症的治疗 包括预防性治疗及处理已发生的并发症,主要是玻璃体与视网膜病变(出血、萎缩及视网膜裂孔、脱离等)。临床上现有的多种方法均可采用,现代治疗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手段,如光凝法等。及时检查有无青光眼、白内障等,以便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五)其他 经常眼疲劳者要找出原因,及时解决(如合适光学矫正、训练或手术等)。注意摄生保健,选择合适生活、学习或工作环境,减少视力负荷,避免各种不适当的刺激及剧烈体力活动等。

肾上腺素的临床用途

肾上腺素能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和肾上腺素能拮抗剂二类。根据生理效应的不同,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α受体和β受体,α受体又可分为α1和α2亚型,β受体又可分为β1和β2亚型。   一、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是一类使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产生肾上腺素样作用的药物。也称为拟肾上腺素药。按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苯乙胺类和苯异丙胺类。  (一)苯乙胺类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Adrenaline)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主要神经递质,为最早发现的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进一步研究发现,交感神经兴奋时,神经末梢和髓质释放的主要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去甲肾上腺素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肾上腺素。以后又发现了多巴胺(Dopamine), 多巴胺是体内生物合成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前体。三者都是内源性物质,对传出神经系统的功能起着主要的介导作用。他们的结构中都含有苯乙胺结构,苯环的3和4位有羟基取代,因此称为儿茶酚胺类。  对其构效关系的研究,认识到苯乙胺结构是本类药物的基本结构。通过对苯环上取代基、侧链氨基上取代基的改变,发展了多种用于临床的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例如: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克仑特罗(Clenbuterol)、沙丁胺醇(Sulbutamol)、氯丙那林(Clorprenaline)等。  1.肾上腺素(Epinephrine; Adrenaline)  化学名:(R)-4-[2-(甲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  性质:  (1)结构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为R构型,具左旋光性。R(-)-异构体的作用强于S(+)-异构体。肾上腺素水溶液在室温放置或加热后,易发生消旋化反应,使活性降低。pH4以下消旋化反应速度较快。  (2)稳定性:分子结构中具有儿茶酚(邻苯二酚)结构,性质不稳定,接触空气或受日光照射,极易被氧化变质,生成红色的肾上腺素红,进一步聚合成棕色多聚物。碱性条件下加速氧化,中性及酸性条件下,也易发生氧化,但相对碱性下较稳定。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氧化速度越快。金属离子催化此反应。制备注射剂时应加抗氧剂,避免与空气接触并避光保存。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分子结构中也具有儿茶酚结构,也易被氧化变质。  (3)溶于稀盐酸后,与过氧化氢试液反应被氧化,显血红色。  (4)在pH3-3.5时与碘试液反应,再加硫代硫酸钠试液使过量碘的颜色消退,溶液呈红色。  (5)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即显翠绿色(酚羟基与铁离子络合呈色);再加氨试液后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紫红色。  用途: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均有较强的激动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的急救、支气管哮喘等。肾上腺素口服无效,常用剂型为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2.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Bitartrate)  化学名:(R)-4-(2-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重酒石酸盐一水合物  性质:  (1)分子中氨基的β位碳原子为不对称碳原子,有一对旋光异构体,临床上所使用的去甲肾上腺素是其R-构型左旋异构体,左旋体活性比右旋体大约27倍。去甲肾上腺素水溶液在室温放置或加热后,易发生消旋化反应,使活性降低。  (2)分子结构中具有儿茶酚(邻苯二酚)结构,与肾上腺素类似,性质不稳定,接触空气或受日光照射,极易被氧化变质,生成红色的去甲肾上腺素红,进一步聚合成棕色多聚物。制备注射剂时应加抗氧剂,避免与空气接触并避光保存。  (3)去甲肾上腺素在酒石酸氢钾饱和溶液中(pH3~3.5),比肾上腺素稳定,几乎不被碘氧化,与碘试液反应后,再加硫代硫酸钠试液使过量碘的颜色消退,溶液为无色或仅显微红色或淡紫色。(与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相区别)。  (4)分子结构中具有酚羟基,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即显翠绿色;再加入碳酸钠试液即显蓝色,最后变成红色。 用途: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动α受体,又很强的收缩血管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休克。  3.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4-[(2-异丙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盐酸盐  性质:  (1)分子结构中氨基的β位碳原子为不对称碳原子,有一对旋光异构体,临床上以其消旋体供药用。其R(-)-异构体的作用强于S(+)-异构体。  (2) 分子结构中具有儿茶酚(邻苯二酚)结构,与肾上腺素类似,性质不稳定,接触空气或受日光照射,极易被氧化变质,生成红色的异丙肾上腺素红,进一步聚合成棕色多聚物。制备注射剂时应加抗氧剂,避免与空气接触并避光保存。  (3) 与碘试液反应后,再加硫代硫酸钠试液使过量碘的颜色消退,溶液为淡红色。  (4) 分子结构中具有酚羟基,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即显深绿色;再加入碳酸钠试液即变为蓝色,然后变成红色。  用途:异丙肾上腺素为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有舒张支气管作用和增强心肌收缩力,临床用于支气管哮喘和抗休克等 .  4.盐酸多巴胺(Dopami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4-(2-氨基乙基)-1.2-苯二酚盐酸盐  性质:  (1)分子结构中具有儿茶酚(邻苯二酚)结构,与肾上腺素类似,性质不稳定,接触空气或受日光照射,色渐变深。  (2)盐酸多巴胺水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显墨绿色;加氨溶液转变成紫红色。  (3)与三硝基苯酚试液反应,生成多巴胺三硝基苯酚盐结晶,熔点约为200℃。 用途:多巴胺为α和β受体激动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临床用于各种类型休克。  5.盐酸克仑特罗(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  化学名:α-[(叔丁氨基)甲基]-4-氨基-3,5-二氯苯甲醇盐酸盐  性质:  (1)分子结构中具有芳伯氨基,显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  (2)克仑特罗可被20%硫酸制高锰酸钾的饱和溶液氧化,生成的3,5-二氯-4-氨基苯甲醛,与2,4-二硝基苯肼的高氯酸溶液反应,生成腙的沉淀。  用途:为β2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  6.硫酸沙丁胺醇(Salbutamol Sulfate)  化学名: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硫酸盐  性质:  (1)分子结构中具有酚羟基,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显紫色;再加碳酸钠试液生成橙...混浊。  (2)沙丁胺醇溶在弱碱性的硼砂溶液中,可被铁氰化钾氧化,氧化产物与4-氨基安替比林生成橙红色缩合物。 用途:为β2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口服有效,作用时间长。  7.盐酸氯丙那林(Clorprenali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α-[[(1-甲基乙基)氨基]甲基]-2-氯苯甲醇盐酸盐  用途:为β2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  8.硫酸特布他林(Terbutaline Sulfate)  化学名:(±)-α-[(叔丁氨基)甲基]-3,5-二羟基苯甲醇硫酸盐  用途:为β2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  9.盐酸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R)-(-)-α-[(甲氨基)甲基]-3-羟基苯甲醇盐酸盐  用途:为α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休克。

简介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一、胆碱受体激动药
  1、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青光眼首选。
  2、选择性N受体激动剂:烟碱(尼古丁)
  二、胆碱受体阻断药
  1、M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atropine),解除平滑肌痉挛,尤其是胃肠道。抑制腺体分泌,用于麻醉前给药,严重盗汗、流涎症。验光配镜,缓慢性心律失常,感染性休克,有机磷中毒的对症治疗。(5—10mg中毒,过量致死,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禁用)
  其他:山莨菪碱(不通过BBB,类阿托品)、东莨菪碱(结构含氧桥,通过BBB,有镇静作用,防晕动,类阿托品)
  合成解痉药(胃肠道痉挛绞痛):曲美布丁、丙胺太林、贝那替秦(benactyzine胃复康,通过BBB,有安定作用)
  2、选择性M1受体阻断剂:哌仑西平、替仑西平(消化性溃疡)
  3、N受体阻断药:①除极型肌松药:琥珀胆碱(与N2受体结合,使对Ach反应无效,新斯的明解救无效)
  ②非除极型肌松药:筒箭毒碱(与Ach的竞争作用机制,新斯的明解救有效)
  三、胆碱酯酶抑制药和复活药
  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新斯的明(neostigmine),重症肌无力,术后腹胀气和尿潴留,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非除极型肌松药解救。
  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有机磷酸酯类(敌敌畏、敌百虫)
  解救:阿托品(对症治疗),碘解磷定(派姆PAM),氯磷定(PAM-CL)
  四、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α、β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心脏骤停(三联针: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过敏性休克首选,支气管哮喘,与局麻药配伍延缓吸收。
  麻黄碱:易通过BBB,中枢兴奋明显,轻度支气管哮喘,鼻粘膜充血及鼻塞等等,感冒复方药可见。
  多巴胺(DA):难通过BBB,口服无效,抗休克及急性肾衰竭(与利尿药合用)
  2、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NA),主张与酚妥拉明合用,阻断其α缩血管作用,保留β激动心脏效应。
  去氧肾上腺素:选择性α1激动剂
  3、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ISO),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感染性休克,房室传导阻滞。
  多巴酚丁胺:选择性β1激动剂,可用作心力衰竭治疗。
  沙丁胺醇:选择性β2激动剂,支气管哮喘。
  五、肾上腺素阻断药
  1、α1、α2阻断药:
  酚妥拉明(phentolamine),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静脉NA滴注外漏,抗休克(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微循环),急性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嗜铬细胞瘤诊断(表现为高血压,酚妥拉明可降低血压),男性性功能障碍。
  2、α1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治疗高血压
  3、β受体阻断药:治疗心绞痛、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快速性心律失常、甲亢。
  ①无内在活性的β1、β2阻断剂:普萘洛尔
  ②有内在活性的β1、β2阻断药:吲哚洛尔
  ③无内在活性的β1阻断剂:美托洛尔
  ④有内在活性的β2阻断药:醋丁洛尔
  ⑤ α、β同时阻断:拉贝洛尔

去氧肾上腺素主要作用是什么?

去氧肾上腺素,这个药物又名苯肾上腺素、新福林等,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主要通过激活α受体,展现温和但持久的升压效应,肌注能维持约1小时的药效,静注则可维持约20分钟,且相对于其他同类药物,其毒性相对较小,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去氧肾上腺素并非全然无副作用。它能够反射性地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心率减慢,同时在短期内对瞳孔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短暂的散瞳作用。

尽管如此,由于其对肾血流量的抑制作用,现今在休克治疗中已不常用。它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过敏性休克的紧急处理,以及眼科散瞳检查眼底时的辅助药物。
去氧肾上腺素凭借其精准的作用机制和特定的适应症,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如果你在寻找相关知识,这篇文章希望能为你的探索提供一些实用的见解。

去氧肾上腺素溴苯那敏胶囊药理作用

去氧肾上腺素溴苯那敏胶囊主要由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去氧肾上腺素两种成分构成。
马来酸氯苯那敏作为一种抗组织胺药,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抗组胺H1受体上。它能够有效地竞争性阻断由过敏反应释放的组胺,从而缓解鼻粘膜肿胀、瘙痒、鼻涕增多和频繁喷嚏等症状。它还具有抗胆碱能和镇静的效果,能够改善过敏引起的不适。
另一方面,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则属于拟交感神经药。它主要作用于α肾上腺素受体,特别是在皮肤、粘膜和内脏等部位。值得注意的是,它对心脏的肾上腺素受体作用较弱,不直接影响支气管或外周血管的肾上腺素受体,因此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去氧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直接兴奋血管部位的β肾上腺素受体,以及间接通过刺激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肾上腺素,实现血管收缩,从而减轻因感冒等原因引起的鼻粘膜肿胀等症状,起到减鼻充血的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的区别

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的区别具体:
1、产生方式:去甲肾上腺素是身体里产生的一种激素和神经递质,主要是在肾上腺和交感神经节部位产生。去氧肾上腺素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素类物质;
2、药理作用:两者都能兴奋α受体,让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去甲肾上腺素还会兴奋β1受体,让心率有略微增快。去氧肾上腺素对心率会有反射性抑制作用,可能使用后心率偏慢;
3、持续时间:去甲肾上腺素半衰期比较短、起效比较快,维持收缩血管的效果比较短。去氧肾上腺素半衰期比较长,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比去甲肾上腺素持久。

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的区别

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的区别具体:
1、产生方式:去甲肾上腺素是身体里产生的一种激素和神经递质,主要是在肾上腺和交感神经节部位产生。去氧肾上腺素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素类物质;
2、药理作用:两者都能兴奋α受体,让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去甲肾上腺素还会兴奋β1受体,让心率有略微增快。去氧肾上腺素对心率会有反射性抑制作用,可能使用后心率偏慢;
3、持续时间:去甲肾上腺素半衰期比较短、起效比较快,维持收缩血管的效果比较短。去氧肾上腺素半衰期比较长,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比去甲肾上腺素持久。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