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团——怎么治????
最佳答案:
俗称“风疹块”,为速发的稍隆起皮面的片状皮肤变态反应性改变,是由于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清渗入组织间隙而引起的局部皮肤水肿。其特点是突然发生,消退也快,一般在24小时内退尽,常伴有奇痒难忍。风疹块常见于各种异性蛋白性食物(动物或植物)或药物所引发的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风团是一种发病急、消退快的局限性、暂时性、水肿性扁平隆起,骤然出现,迅速消退,退后不留痕迹;数目可多可少,大小不一,形态不定、颜色可呈淡红或苍白;发生于眼睑、口唇、外阴等组织疏松处时,局部肿胀明显,界限不清。是荨麻疹的主要表现。 荨麻疹这种病的皮疹表现与人接触植物荨麻所发生的皮损雷同,故称此皮肤病为荨麻疹。祖国医学将本病叫做“瘾疹”或“风疹”;民间百姓称呼“风疹块”。该病特征是全身泛发风团,皮疹来去迅速,消退不留痕迹,自觉痒甚。
[治疗]
一、尽量除去可疑病因。
二、内用疗法
(一)急性荨麻疹;常以抗组胺类药品为首选药物。另外,还可配用钙剂、氨茶碱、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其中任何一种,每可迅速奏效。遇有发热者,尤其第一次发病的儿童,可增用抗生素。如果病性急剧时,还可考虑投与皮质类固酶激素口服或静滴,等症状控制后再改用其它治疗方法。
(二)慢性荨麻疹;除用抗组胺药外,可使用利血平、氨茶硷、安络血、6-氨基已酸、维生素K、维生素E、维生素B12、组胺球蛋白、转移因子、普鲁卡因大静封、抗生素等1~2天种药品,有望获效。有时还可采取抗组胺H1 拮抗剂,如赛庚啶或扑尔敏与H拮抗剂,象甲氰咪胍联合应用往往可提高疗效。
(三)蛋白胨性荨麻疹:多需禁食1~2餐,代以饮糖茶水,以后在1-2天内宜给予清淡饮食为好。
(四)血清病型荨麻疹:本型投用抗组胺类药品效果甚微,常需应用较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方能收效。
(五)人工荨麻疹:往往以赛庚啶、安他乐、多虑平、脑益嗪、特非那丁及息斯敏为常用药物,如果发病与使用青霉素有关,应停止应用该药品。
(六)寒冷性型麻疹:可选择抗组胺类药物单用或联用;还可与中医药配合治疗,如内服金匮肾气丸,可望提高总有效率或治愈率。
(七)腹型荨麻疹:该型常常以急诊就医,处理可采取肾上腺素0.3~0.5mg皮下注射或异丙肾上腺素10mg舌下含化,每天四次。另外,尚可添用氢考100mg加于50%葡萄糖液40ml静推或加入5%葡萄糖液250ml 静滴。与此同时,肌注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或扑尔敏等,对迅速制止腹痛有良好效果。
(八)胆碱能性荨麻疹:除常规服用抗组胺类药以外,时常加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利血平等而收到较满意疗效。
(九)心脏性荨麻疹:提倡尽早给予抗组胺类药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合同,可使病情较快改善或获痊愈。
(十)皮损发于咽喉部出现窒息时:应及时使用肾上腺素0.5mg肌注,必要时可加于5%葡萄糖液40ml静注,同时并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静滴抢救。有时还需考虑气管切开术。
(十一)光线性荨麻疹:可酌选氯化喹啉或烟草酸与抗用胺类药结合应用,有一定疗效。
(十二)中医中药治疗:风寒型多用荆防败毒散或桂枝汤加减;风热型常用消风散加减;气血两虚型选用当归饮子或八珍汤加减;肠胃实热型可择防风通圣散加减;血瘀型取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血热型酌用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加减;冲任不调型需用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祝早日康复
- 上一篇: 怎样治疗“风团”(01/20)
- 下一篇: 福州白癜风治疗哪里好(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