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承铁路》,此词条收录于12/30,仅供参考
锦承铁路(起点:锦州站,终点:承德站),全长447千米,共52个车站,是连接辽宁省锦州市和河北省承德市的铁路。[1][2]锦承铁路最初为北宁铁路的锦州经义县至朝阳的支线,1933年日本占领热河省后开始修建朝热铁路。1938年,热河铁路全线通车。锦承铁路原名锦古铁路,1945年承德至古北口段铁路拆除后改名。 锦承铁路原是日本为侵略中国华北而仓促修筑的铁路,质量较差。线路在辽西丘陵地带和河北北部山区运行。解放后,锦承铁路进行了改造,运输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3]如今,全线已成为东北与关内联系的重要通道,运输以煤炭、粮食为主,主要流向沈阳、鞍山。锦承铁路与沈山铁路、北票支线、新义线等铁路相连,共同构成了京哈铁路之外,沈阳乃至东北进入北京的第二条铁路干线。[4][5]
1921~1927年自锦州修至金岭寺曾称锦朝支线,1933~1936年修至承德,并于1938年延至古北口,原称锦古铁路。1946年拆除承古段。解放战争时破坏严重,1952年全线修复。与京承铁路在上板城站接轨,组成连接关内外的第二条铁路干线通道。
锦承线锦州至承德于民国10年1921年4月开工修建,民国25年1936年6月16日全线开通,全长436公里。锦朝支线北票线于民国13年1924年末全线完工。民国22年1933年4月板凌线金岭寺至凌源动工,到民国23年1934年11月30日竣工。
1945年由于承德到古北口段线路拆除,锦古铁路只通车到承德,故以后改称为锦承线。是东北地区通往华北地区的另一通道。
- 上一篇: 大郑铁路-国家I级电气化铁路
- 下一篇: 肺炎怎么治疗(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