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鹗》,此词条收录于12/30,仅供参考
王鹗(1190-1273),字百一,曹州东明(今山东省东明县,位菏泽县西)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状元,授翰林应奉,任职于归德(今河南省商丘县,位今商丘市南)、汝阳(今河南省汝阳县,位临汝县西)等地。累迁尚书省郎中。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蒙古军攻破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位驻马店市东),为张柔所俘。马真后称制三年(1244)忽必烈召见,他进献治国之道。中统元年(1260)任翰林学士承旨,制度典章多由其裁定。至元五年(1268)致仕。卒,谥文康。诗文均有时名,有《应物集》四十卷,未见传世。《全元文》(第八册)录其文二十二篇;《元诗选·癸集》乙集有其诗一首。另著有笔记《汝南遗事》四卷,以及《论语集义》一卷。生平事迹见《元史》卷一六○、《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二、《元诗选·癸集》小传。[1]
科举出身: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年)状元,授翰林应奉,后任职于归德(今河南省商丘市)、汝阳(今河南省汝阳县)等地。
金朝为官:累迁尚书省郎中,期间曾立教条、正风俗,政绩斐然,但并未受到金廷重用。
蒙古俘虏: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军攻破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王鹗被张柔俘虏。
- 上一篇: 女性湿锐尤有什么症状(12/30)
- 下一篇: 貂熊-鼬科貂熊属下唯一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