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词条收录于12/26,仅供参考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为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其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距四川省会成都130千米,交通便利;并横跨卧龙、耿达两乡,东西长52千米、南北宽62千米,总面积约70万公顷。
1963年四川卧龙成立大熊猫保护区,开启大熊猫保护事业;1978年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首个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1980年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并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者。其地理条件独特、地貌类型复杂,风景秀丽、景型多样、气候宜人,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还有浓郁的藏、羌民族文化。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响誉中外,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区内建有相当规模的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保护动物繁殖场;还有世界著名的“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观测站以及中国以单一生物物种为主建立的大熊猫博物馆,为中国和四川省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卧龙自然保护区
- 上一篇: 沉降-地基竖向变形、下沉的现象
- 下一篇: 中华秋沙鸭-鸭科秋沙鸭属的一种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