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姓》,此词条收录于12/25,仅供参考
姜姓来源于远古的炎帝神农氏,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姜姓子孙是最正宗的炎黄子孙。炎帝因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便以姜为姓。姜姓的起源主要有几支:炎帝神农氏、伯夷之后、齐太公姜尚裔孙、古部族名和外族的改姓。姜姓的郡望有天水郡(今甘肃省通渭西北)、广汉郡(今广汉市古为雒县),主要堂号有“天水堂”“龙泰堂”“稼穑堂”“渭滨堂”“敬睦堂”“云磬堂”“森阳堂”等。
姜姓的发源地在陕西渭河流域岐水、河南南阳和山东淄博一带。西汉时,姜姓开始迁往山东、河南,逐渐成为关东大族。后来为了充实关中人口,又有一些姜姓人搬到关中,形成非常重要的郡望“天水郡”,而姜姓早期的聚居地就是甘肃天水。汉代晚期,姜姓开始出现在江苏和四川。宋代时,广东琼山已有姜姓。明清时,中国各地几乎都有姜姓。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名,在2007年中国姓氏人口排名中排第60位,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34%,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入姜姓名人119名,其中以政治家、文学家、医学家、曲艺家、美术家居多,主要有东汉姜肱、周始祖后稷之母姜嫄、齐桓公姜小白、南宋抗元将领姜才等。
清朝时东北地区由于山东的移民和满洲八旗的全面汉化以及汉姓的使用,东北地区姜姓发展迅猛。清满洲八旗的姜佳氏族全部、章佳氏族一部分集体改姓为姜。
- 上一篇: 姬猛-周景王长子
- 下一篇: 景颇族-克钦族之下最大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