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流域文明》,此词条收录于12/25,仅供参考
印度河流域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又称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zation),以其主要城市遗址哈拉帕而得名。它是南亚次大陆已知最早的文明,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哈拉帕文明从公元前3500年持续到公元前1300年,鼎盛期在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900年。
哈拉帕文明横跨如今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占地面积约为80万平方公里,考古学家已挖掘出1000余定居点。主要城市遗址有哈拉帕、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昌胡达罗(Chanhudaro)、卡里班甘(Kalibangan)等。哈拉帕文明以其城市文明为重要特征,不仅有整齐的城市规划,精巧的排水系统,还掌握陶器、铜器的制作工艺,对外贸易远至两河流域等地。考古学家在哈拉帕文明中发现了许多文字符号,至今仍未破译。
在20世纪以前,研究者通常认为印度的历史是从雅利安人进入以后的吠陀时代开始,但1920年代哈拉帕文明的发现将印度古代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印度河流域文明,即印度河文明,因文明的遗址首先发现于哈拉帕,又称为哈拉帕文明。印度河文明从公元前3500年持续到公元前130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文明之一。印度河文明的范围很广,东抵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西至巴基斯坦俾路支南部苏特卡甘多尔(Suktagan Dor),南抵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北达克什米尔(Jammu and Kashmir)。考古学家已经鉴别出1000个定居点,这些定居点覆盖了南亚次大陆8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积差不多是西欧的四分之一。哈拉帕、摩亨佐达罗、昌胡达罗、卡里班甘是它几座主要城市遗址。据学者估计,哈拉帕的人口鼎盛时达到3.5万人,摩亨佐达罗则有6-8万人,而鼎盛时整个印度河流域的人口数量达到400-600万人,大大超过同期世界其它文明。
- 上一篇: 乌力吉木伦河-内蒙古境内河流
- 下一篇: 吕氏春秋-一部系统的、百科全书式的杂家理论散文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