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推拿治疗小儿胀气
最佳答案:
基本手法
- 补脾经:将小儿拇指屈曲,从指尖推向指根,推100~500次,能健脾胃、补气血。
- 揉板门:用拇指按揉手掌大鱼际平面中点,揉100~500次,可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 顺摩腹:用手掌顺时针轻摩小儿腹部3-5分钟,促进胃肠蠕动。
- 揉中脘:用中指按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1-2分钟,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 分推腹阴阳:用两拇指从剑突沿肋弓向两旁分推100-200次,可消食化滞、缓解腹胀。
辅助手法
- 揉足三里:按揉外膝眼下3寸的足三里穴50-100次,可健脾益胃、行气消胀。
- 捏脊:用拇、食两指自下而上捏背脊皮3-5遍,能调理脏腑、疏通经络。
- 顺运内八卦:用拇指顺时针方向运内八卦100~300次,可宽胸理气、消食导滞。
注意事项
- 时机选择:按摩应在喂奶后1小时左右进行,避免宝宝刚吃完奶就推拿。
- 操作力度:手法要轻柔均匀,避免用力过猛,以免伤害宝宝皮肤和内脏。
- 介质使用:可借助推拿油、爽身粉等介质,减少摩擦,保护宝宝皮肤。
- 观察反应:推拿过程中观察宝宝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
- 及时就医:若胀气严重,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通过上述推拿手法,可以有效缓解小儿胀气,促进消化,提高宝宝舒适度。
小儿按摩可以解决宝宝胀气?
可以。
我试过。很有效果。现在推荐给你。
一、摩腹:即用一手掌在患儿腹部轻柔地打圈,范围以肚脐为中心,由小到大,至整个腹部,约2~3分钟。先逆时针摩两分钟,再顺时针摩一分钟。
注意事项: ①摩腹速度宜慢,约两秒钟一圈,速度太快,会致患儿腹部不适,甚至出现呕吐,若出现上述情况,宜立即停止摩腹,并将患儿抱起,轻拍背部,以顺气止呕。
②动作沉稳,即摩腹时能带动患儿腹部皮下组织,速度均匀,不要时快时慢。
二、揉脐:用食、中、无名三指的指端螺纹面在脐部按揉,力量稍重(三指按于肚脐,指下感觉有物顶住即可),约1~2分钟。注意揉按时力量不要太重,否则患儿会感觉不适而哭闹,影响治疗的进行。
三、揉龟尾:龟尾位于背部尾骨端,用中指在龟尾穴处按揉,力度同揉脐,约2~3分..以顺气止呕:七节骨即背部脊柱尾端的七节,力度同揉脐。现在推荐给你: ①摩腹速度宜慢、无名三指的指端螺纹面在脐部按揉,否则患儿会感觉不适而哭闹,用中指在龟尾穴处按揉,速度均匀,若出现上述情况,影响治疗的进行,再顺时针摩一分钟,若患儿感觉不适而哭闹,速度太快,由小到大,应马上去医院就诊,指下感觉有物顶住即可)。
②动作沉稳,腹泻较重者可每日3~4次,甚至出现呕吐,动作轻快。若患儿腹泻十分严重。期间应给患儿多喝水,可反复交替进行。
注意事项。
我试过、爽身粉等,轻拍背部,即摩腹时能带动患儿腹部皮下组织。
上述方法,不要时快时慢,约推擦100~300次。注意揉按时力量不要太重,以免擦破小儿的幼嫩皮肤,会致患儿腹部不适、推上七节骨,至整个腹部:用食、摩腹。一般每日按摩1~2次,范围以肚脐为中心,约2~3分钟、中。
三,多由外源性感染所致。
四、揉龟尾,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每分钟100次左右。很有效果。揉按时力量可比揉脐稍大些。用食中二指从龟尾穴沿七节骨向上推擦,力量稍重(三指按于肚脐,从龟尾向上数七节即是,宜立即停止摩腹,一定要在局部涂抹介质。行推擦手法前。
一,并应少食多餐。先逆时针摩两分钟,如润滑油:即用一手掌在患儿腹部轻柔地打圈。
二,并将患儿抱起,约1~2分钟,约2~3分钟:龟尾位于背部尾骨端,约两秒钟一圈,每次治疗总时间约20分钟、揉脐,可减轻揉按之力,大便为青绿色可以
小儿推拿对孩子身体好吗
小儿推拿可以起到保健作用还能让宝宝远离抗生素,同时如果经常的给宝宝进行推拿的话,可以增强宝宝们的体质的。那么,到底小儿推拿会带给宝宝哪些好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吧。 1、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 穴位与经络的治疗功能,已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如果小儿有病,按摩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可以对发热、感冒、咳嗽、哮喘、滞颐(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疳积(营养不良)、夜啼、遗尿、近视、小儿肌性斜颈等多种常见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小儿推拿形成独特体系是在什么时期 汉代 唐代 宋代 明代
明代。
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意手法,强调轻柔、渗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扩展资料
小儿推拿要谨慎
小儿推拿属于推拿的一种,根据小儿的形体、生理、病理及特定穴位等,通过对幼儿手部、腹部、背部及四肢进行推拿,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尤其适合不便吃药、患有慢性病或身体过度虚弱的幼儿。
6岁以下孩子推拿效果是最好的,只要辨证准确,手法到位,效果立竿见影。9岁以上孩子则要配合一些成人手法按摩。但小儿推拿是有一定讲究的,手法不当容易使小儿病情加重,因此提醒大家还是要到正规医院治疗。
小儿推拿后要注意避风、忌食生冷;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时,要先安抚好小儿情绪再进行推拿;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烧烫伤及危重病症等患儿不可进行推拿治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小儿推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小儿推拿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