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缓冲比缓冲最有效区间
最佳答案:
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够抵抗外界酸碱变化,保持溶液pH值相对稳定的溶液。其缓冲能力与缓冲比(即弱酸与其共轭碱的浓度比,或弱碱与其共轭酸的浓度比)密切相关。当缓冲比在一定的范围内时,缓冲溶液能够发挥最佳的缓冲效果。
缓冲溶液的有效缓冲范围通常定义为缓冲比在$10:1$到$1:10$之间的区间。在这个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有效地抵抗外界酸碱的变化,保持溶液的pH值相对稳定。
缓冲溶液的有效缓冲范围还与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pK_a$或$pK_b$)有关。通常,缓冲溶液的有效缓冲范围在$pK_a?1$或$pK_b?1$的pH值范围内。例如,对于醋酸/醋酸盐缓冲体系,其$pK_a$约为4.75,因此有效缓冲范围约为3.75到5.75。
缓冲最有效区间是缓冲比在$10:1$到$1:10$之间,且pH值在$pK_a?1$或$pK_b?1$的范围内。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缓冲体系和缓冲比对于维持溶液的pH值稳定至关重要。
当溶液总浓度一定时,为什么缓冲比等于一时,缓冲容量
当溶液总浓度一定时,为什么缓冲比等于一时,缓冲容量
因为缓冲比为一的时候离缓冲极限点最远。比如正常为7,极限为8,当缓冲比不为一的时候,例如是共轭碱浓度更高,那么ph就更接近8,能缓冲的就相对少了
关于缓冲溶剂的问题 这句话的原因是什么:(组成缓冲溶液的两组分的浓度比1/1时,缓冲能力最大,PH=PKa,组成缓冲溶液的两组分的浓度比不为1/1时,缓冲能力降低,两者浓度差距越大缓冲能力降低越大。所以缓冲溶液的有效范围为PH=PKa±1之间,就是说两组分的浓度差不能大于10倍。
HA = H + ApH = pKa + lg {[A]/[HA]}
你说的都是正确的呀。
假定有一个缓冲溶液,A=HA=0.50摩尔,pKa = 4.0,就是说此时的pH 是4.0。假如加入0.05摩尔的强酸,于是,A=0.45摩尔,HA=0.55摩尔,pH = 4 + lg(0.45/0.55) = 3.91,pH的变化量是 4.0-3.91=0.09。
假定还有一个缓冲溶液,A=0.9摩尔,HA=0.1摩尔,pKa = 4.0,就是说此时的pH 是4.95。假如加入0.05摩尔的强酸,于是,A=0.85摩尔,HA=0.15摩尔,pH = 4 + lg(0.85/0.15) = 4.75,pH的变化量是 4.95-4.75=0.2。
注意,上面的例子中,A+HA=1。但计算结果表明,前者的pH变化小,后者的pH变化大。所以前者的缓冲能力强。数字是不说谎的。你应该明白了吧。
对于缓冲溶液,还有一点要说明,A和HA的浓度越高,缓冲的效果就越好。这也可以通过计算验证。
有问题,请继续问。
配置缓冲溶液时控制的总浓度范围是什么
当缓冲溶液的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比为(越小)时,缓冲能力越大。取极限情况,缓冲比无限大的时候相当于纯物质溶液,没有缓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