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搬家搬厂 > 正文

老打嗝中医怎么治疗好(经常打嗝该怎么办?)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10 21:38 1

本文目录:

老打嗝中医怎么治疗好

老打嗝中医怎么治疗好

 最佳答案:

      中医治疗打嗝(呃逆)的方法多样,主要包括穴位按摩、中药调理、刮痧疗法、拔罐疗法、艾灸疗法和耳穴压豆等。

      穴位按摩

      - 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腕横纹上2寸,可调节胸腹部气机升降,缓解打嗝。

      -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按揉可降胃气、止呃逆。

      -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凹陷处,向下按压至有酸胀感,同时深呼吸,持续1分钟左右。

      - 翳风穴:位于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按压可缓解打嗝。

      -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可调节气机,缓解打嗝。

      - 梁丘穴:位于膝关节外侧上方,用力按压可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止住打嗝。

      中药调理

      - 丁香柿蒂汤:适用于胃气虚寒引起的打嗝,成分包括丁香、柿蒂、人参、生姜等。

      - 旋复代赭汤:适用于痰浊内阻引起的打嗝,成分包括旋覆花、法半夏、炙甘草、人参、代赭石、生姜、大枣等。

      - 香砂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打嗝,成分包括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陈皮、广木香、砂仁、炙甘草等。

      其他疗法

      - 刮痧疗法:通过刮痧刺激特定穴位,如天突穴、膈俞穴等,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缓解打嗝。

      - 拔罐疗法:在特定穴位进行拔罐,如中脘穴、气海穴等,调和气血,疏肝降逆,达到止嗝目的。

      - 艾灸疗法:艾灸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温通经脉,提升阳气,使气血调畅,缓解打嗝。

      - 耳穴压豆:在耳部特定穴位贴压豆,如神门、耳中(膈穴)等,调节脏腑功能,缓解打嗝。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个人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结合中医师的建议进行。如果打嗝持续不停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哪里有治打嗝比较好的医院?

      这个问题你问对人了。以前电视新闻上报道过一中年女士打嗝20多年,吃了很多药都治不好,最后抱着一线希望求助媒体,然后在医院用中医的治疗方法治好的。当时她治疗了一个星期,具体哪个医院我记不清了,反正肯定是下面三个医院中的一个,南京省中医院、南京军区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针灸要专业老专家针才行,普通医生或者小医院穴位针不准会把神经针受损的。不知道你是哪边人,如果是南京或靠近南京可以打这三个医院电话问一下,114台查询号码即可。

经常打嗝该怎么办?

      “打嗝”,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称为“呃逆”。引起呃逆的主要原因是反射性的,即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引起的;另一方面为精神因素。对呃逆的治疗方法较多,如下所述:

        1、对因治疗

        如呃逆是由某种疾病引起,当疾病好转或治愈时,呃逆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对于精神因素引起的呃逆可用暗示疗法,并辅以镇静剂。

        2、对症治疗

        所谓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数周或数月不停止,用一般方法治疗无效者。对于治疗,根据国内报道有如下方法

      (1)非药物治疗

      屏气法取坐位,闭口深吸气后迅速憋气数十秒,然后缓缓呼气,此法适用于正常人因精神刺激或进食过快引起的暂时性或持续性呃逆,也用于上腹部手术后引起的呃逆。

        压迫耳屏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背后,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双侧耳屏尖部。

      指压膈神经法患者取平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均可,医者把大拇指放于胸锁乳突肌外缘中点外1cm处,向内后方按压。

        指压眶上神经法患者取半坐位或半卧位,医者双手拇指按压双侧眼眶眶上神经经过处。

      棉签刺激上腭法患者体位不限,棉签刺激软硬腭交界稍后处。

      压迫眼球法患者卧位,闭眼,用手指自一侧眼球上部向下按压(不可压迫角膜,不要用力过猛),每次5~15s,时间不宜过长,青光眼者忌用。

      棉签刺鼻法取一根消毒棉签,软端放入鼻腔内轻轻按摩,使喷嚏自出,呃逆自止。

      指掐四缝法以大拇指(指甲剪短些)用力掐四缝穴,操作时患者屏住呼吸。

      按压足三里、内关穴法患者卧位,术者用手指尖按压上述穴位。

      拔罐法患者俯卧位,在第7胸椎棘突左右旁开1.5寸拔2个火罐。

        (2)西药治疗

      a.利他林:患者发生呃逆时,给以利他林10mg肌肉注射。b.氯丙嗪:50mg肌注。c.尼莫地平:每次60mg,3次/d,口服。d.消心痛:5mg咬碎舌下含服。e.多塞平:25~50mg,3次/d,口服。f.硫酸镁:25%硫酸镁10ml加入25%葡萄糖40ml中缓慢静滴。g.麻黄碱:盐酸麻黄碱10mg加入0.9%盐水缓慢静注。

      (3)中医治疗

      耳穴压豆法常选神门、膈、脑点、皮质下、脾、胃诸穴,用胶布把王不留行籽固定于上述穴位进行压迫刺激。

      针灸法常选中脘、胃俞、足三里、内关等七穴,以足阳明经为主。

      (4)中西医结合治疗

      胃复安、山莨菪碱内关、合谷穴位注射。

      3、说明:以上比较全面的汇集了我国治疗呃逆的主要方法,但具体实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行尝试,甚至用药.

本文推荐:宜良税务咨询:https://www.kmbdw.com/shuiwuzixun/areaid-7/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