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慢性胆囊炎该如何治疗
最佳答案: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而定。根据胆囊有没有结石,胆囊炎可以分为结石性胆囊炎和非结石性胆囊炎。不同类型的胆囊炎治疗措施有差异:
1、对于不伴有结石的胆囊炎如果出现相应的症状,可以先服用利胆消炎的药物,如胆舒、消炎利胆片等,通常能够有效的控制症状,合并感染的较重的胆囊炎还需要予以抗感染等药物、甚至要禁食、补液等处理措施。同时注意饮食上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饮水,三餐定时、定量。
2、而目前对于临床上伴有结石的胆囊炎,一般建议需要及时行手术切除,一般建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慢性胆囊炎怎么办?
急性胆囊炎的发生机制主要是胆囊管阻塞、细菌感染或胰液反流的化学刺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右上腹疼痛,压痛并伴有白细胞增多为常见表现。胆囊管非阻塞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常见治疗药物:
1.解痉、镇痛药:可用解痉药阿托品0.5mg或山莨菪碱10mg(654-2)肌内注射,或者口服33%硫酸镁10-30ml,解除Oidd括约肌的痉挛。如剧烈疼痛可合用哌替啶、可待因等镇痛药,不宜单独使用吗啡。因其可使胆总管平滑肌痉挛,增加胆道内压力而加重病情。
2.抗菌药物:急性胆囊炎伴有白细胞数增多、发热等。大量临床实验表明:选择三代头孢中的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及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药物有较好的药动学特点,在胆汁中药物浓度较高,半衰期长,临床疗效比较满意。
慢性胆囊炎怎么办?
急性胆囊炎的发生机制主要是胆囊管阻塞、细菌感染或胰液反流的化学刺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右上腹疼痛,压痛并伴有白细胞增多为常见表现。胆囊管非阻塞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常见治疗药物:
1.解痉、镇痛药:可用解痉药阿托品0.5mg或山莨菪碱10mg(654-2)肌内注射,或者口服33%硫酸镁10-30ml,解除Oidd括约肌的痉挛。如剧烈疼痛可合用哌替啶、可待因等镇痛药,不宜单独使用吗啡。因其可使胆总管平滑肌痉挛,增加胆道内压力而加重病情。
2.抗菌药物:急性胆囊炎伴有白细胞数增多、发热等。大量临床实验表明:选择三代头孢中的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及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药物有较好的药动学特点,在胆汁中药物浓度较高,半衰期长,临床疗效比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