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妥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与禁忌
最佳答案:
不太明确“元妥”是什么药物。你可能有一些误解或者这是一个比较少见的特定药品名称、商品名等。
如果“元妥”是指注射用前列地尔(商品名元妥),以下是相关内容:
# 功效与作用
- 改善微循环:前列地尔能扩张血管,尤其是对微小血管的扩张作用明显。例如在糖尿病引起的微循环障碍中,可以改善肢体末端(如手指、脚趾)的血液循环,减少因缺血导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状。
- 抑制血小板聚集:它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减少血小板黏附在一起形成血栓的风险,对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有一定的作用,如在某些血管外科手术后,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 保护脏器功能:在一些疾病状态下,如急性肾损伤,前列地尔可以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减轻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同时对肝脏等器官也可能有改善循环灌注、减轻损伤的作用。
# 副作用
- 注射部位反应:这是比较常见的,如局部的疼痛、红肿,主要是因为药物对局部血管和组织的刺激。
- 胃肠道反应: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这和药物对胃肠道平滑肌以及胃肠道血液循环的影响有关。
- 过敏反应:较为少见,但也有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皮肤过敏表现,严重的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情况。
# 禁忌
- 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因为前列地尔的扩血管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功能恶化。
- 对药物成分过敏者:使用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所以绝对禁用。
如果“元妥”是其他药物,你可以给我更多关于它的信息,比如药物成分、治疗的疾病类型等,这样我可以更准确地回答它的功效、副作用和禁忌。
妥姓的历史名人?
妥懽帖睦尔(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国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圣裔迈来迪。
元文宗、元宁宗相继驾崩后,妥懽帖睦尔被太后卜答失里下令迎回,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初八即位于上都。至元六年(1340年),妥懽帖睦尔扳倒权臣伯颜而亲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脱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包括颁行法典《至正条格》,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后期逐渐怠政,沉湎享乐,元廷内斗不断,外部民变迭起,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至正二
元顺帝是铁木真几世孙?
元顺帝:元朝第11位皇帝。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六世孙。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八世孙。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国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迈来迪。
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天历二年(1329年)元明宗继位后回到元朝,不久明宗暴死,元文宗继位,将妥懽帖睦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与广西静江(今桂林)。元文宗、元宁宗相继驾崩后,妥懽帖睦尔被太后卜答失里下令迎回,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八日即位于上都。
至元六年(1340年),妥懽帖睦尔扳倒权臣伯颜而亲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脱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包括颁行法典《至正条格》,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后期逐渐怠政,沉湎享乐,元廷内斗不断,外部民变迭起,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明军进攻大都,妥懽帖睦尔出逃,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
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二十八日,妥懽帖睦尔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庙号惠宗[1],蒙古汗号为“乌哈噶图汗”。明朝为其上尊号为“顺帝”,民间又称其为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等。
一个丝一个妥念什么
绥suí
基本字义
1.
安抚:~抚。~远。~集(安抚和笼络)。~靖(安抚使平静)。 2.
安好:顺颂台~(旧时书信用语)。 3.
古代指登车时手挽的索。 4.
古代的旌旗和旒。
详细字义
〈名〉
(会意。从糸( mì),从妥,“糸”与丝织品、绳索有关。“妥”表妥当、平安。合起来表示有了这绳索,人就稳妥了。本义:借以登车的绳索)
同本义 [rope]
绥,车中把也。——《说文》
负良绥君升所用、又、以散绥升。——《礼记·少仪》
子良授太子绥。——《左传·哀公二年》
《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我国古代的车马》
又如:执绥(挽住车中绳索);绥绳(执以登车的绳索)
上古五服之一 [one of the five areas in ancient times]。古代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其名称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服,服事天子
绥江 [Sui river]。在福建省西部
旧绥远省略称 [Sui province]。1928年设省,1954年撤销
绥州,古州名 [Sui prefecture]。西魏置,在今陕西省绥德县
〈动〉
1. 安抚人心以保持平静 [appease;pacify]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
时军司马班超留于寘,绥集诸国。——《后汉书·西域传·序》
2. 又如:绥民(安定人民);绥安(安定);绥定(安定);绥纳(安抚接纳);绥驭(安抚控制);绥养(安定抚养);绥御(安抚统治);绥服(安定顺服);绥集(安辑,安抚和合);绥宁(安定)
3. 临阵退军,向后撤 [retreat]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左传·文公十二年》
4. 制止;止 [stop]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国语·齐语》
〈形〉
1. 舒缓的 [easy]绥,舒也。——《广雅》。王念孙疏证:“绥者,安之舒也。”
2. 平安;安好;安泰 [peaceful]绥绥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
3. 又如:顺颂时绥(书信用语)
妥了是什么意思?
妥了:东北方言,意为“我给你想全了,办到位了,你不用操心了”,带给对方的是放心和放松。也有,"我知道了的意思",也可说“妥妥的。”
- 上一篇: 大虾怎么煮好吃煮多久(01/02)
- 下一篇: 植发肿胀液多久消失(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