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尼西亚人》,此词条收录于12/31,仅供参考
波利尼西亚人(英文名:Polynesians)别名波人,是大洋洲东部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个民族集团,包括毛利人、萨摩亚人、汤加人、图瓦卢人、夏威夷人、塔希提人、托克劳人、库克岛人、瓦利斯人、纽埃人、复活节岛人等10多个支系,约有200万人(2015年)。使用多种语言和方言,彼此差别不大,同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原崇拜多神,迷信巫术,现多改信基督教和天主教。
约公元前2500年,波利尼西亚人从东南亚途经美拉尼西亚或密克罗尼西亚南迁,最初定居于社会群岛,尔后散布到广阔海域,北至威夷,东抵复活节岛,西南到达新西兰。18世纪未欧洲殖民者侵入时,社会处在原始公社制解体的不同阶段,在夏威夷、塔希提和汤加等地已开始出现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早期阶级国家。波利尼西亚人受美、英、法殖民统治,传统经济文化遭到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利尼西亚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62年萨摩亚独立,1970年汤加独立,1978年图瓦卢独立。
波利尼西亚人一般用石、骨、贝、木制造工具,技术精湛;擅长编织和木刻。农业以人工灌溉为主,部分地方有梯田。饲养猪、狗、鸡;捕鱼本领高强,捕鱼工具和方法繁多。不会纺织,做衣服用的“塔帕”系用树皮捶制而成,印有彩色花纹。服装有围胸、围腰、短裙和披肩;饰物有羽毛头盔、项圈、发梳和手镯等。喜戴鲜花,盛行纹身。食物以薯芋为主,还有面包树果、椰子和香蕉。摩擦取火,用地灶烘烤食物。住房多用树枝和草叶搭盖,屋顶为人字形。富有者的房屋建造在石基或土台上。善于造船和航海,双体船长达40多米,可载150人。复活节岛有巨石雕像,并发现象形文字木牌。
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德国人类学家埃克斯坦德特(E.von Eickstedt)提出一种有代表性的的人种分类方法,认为波利尼西亚人属于欧罗巴型/副人种,可有人却认为波利尼西亚人是高加索人种与亚美人种之间的过渡类型,可能兼有一些大洋洲人种因素。其主要特征:从中等身材至高壮身材,肤色轻浅至暗铜色,直发至波发,体毛略多,高颅,面部高阔,鼻骨突出,眼眶较高,正颌。分子人类学证实波利尼西亚人基因源自亚洲,与高加索人种没有遗传关系,但体质上具有伪高加索特征,纯属自身进化的结果。国际人类学界所定义的的人种划分法(最新版本),结合分子人类学研究成果,一致认为波利尼西亚人归属蒙古利亚人种。波利尼西亚人的骨形成细胞、成骨细胞,增殖速度比欧洲人快,由于这两者的遗传基因不同,波利尼西亚人的骨骼比欧洲人更为强壮。
- 上一篇: 密克罗尼西亚人-太平洋中西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种族
- 下一篇: 车辆过户需要多少钱(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