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欣》,此词条收录于12/31,仅供参考
羊欣(370年—442年),字敬元,南朝宋官吏、书法家,泰山郡南城(今山东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人,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外甥。
晋孝武帝太元六年(381年),羊欣1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羊不疑任乌程县令。当时王献之任吴兴太守,对羊欣十分喜爱,教授他书法。羊欣曾充任辅国参军,军府解散后又回到家中。他在晋安帝隆安年间(397年—401年)曾充当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的后军府舍人。桓玄辅政时,授羊欣为平西参军,参谋机要事宜。义熙年间(405年—418年),羊欣得到太尉刘裕的信任,补右将军刘藩司马,后转为长史,又任中军将军刘道怜的谘议参军。后来,他出任新安太守,在任四年,以政治宽简、爱护百姓著称。南朝宋建立后,羊欣历任临川王刘义庆之长史、庐陵王刘义真之谘议参军、新安义兴二郡太守、中散大夫。他于元嘉十九年(442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羊欣善真书,梁朝沈约称道为“献之之后,可以独步”,故有 “买王得羊,不失所望”之说。刘宋之世,羊欣的真书,孔琳之的草书,萧思话的行书,范晔的篆书,号称“四妙”。羊欣著有书法史著作《采古来能书人名》,传世作品有《暮春帖》《大观帖》《闲旷帖》等。他还擅长医术,撰《药方》十卷。
羊欣,字敬元,是泰山南城人。曾祖羊忱,在晋朝曾任徐州刺史。祖父羊权,做过黄门郎。父亲羊不疑,任桂阳太守。
- 上一篇: 金刚山-朝鲜第一名山
- 下一篇: 爰历篇-秦代赵高撰写的蒙学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