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匈奴》,此词条收录于12/29,仅供参考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共历时四十四年之久,其中又以取得漠北决战胜利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而以第一个阶段为主体。在这一时期内,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也有人称之为五大战役),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这三次战略反击,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
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而且汉武帝重视军事,开始着力抗击侵扰汉朝多年的匈奴。马邑军事行动后的第五年秋天,汉朝派四位将军分别率领一万名骑兵在关市附近攻打匈奴。大将军卫青从上谷出塞,直到龙城,大获全胜。公孙贺从云中郡出塞,一无所获。公孙敖从代郡出塞,被匈奴打败,损失了七千多人。李广从雁门出塞,被匈奴打败,匈奴活捉了李广,后来李广逃脱。汉朝降罪于公孙敖、李广,公孙敖、李广出钱赎罪,成为平民。
秦汉时期的遗留问题
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一直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
- 上一篇: 喀什古城-中国5A级旅游景区
- 下一篇: 廊坊市-中国河北省辖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