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常道观》,此词条收录于12/26,仅供参考
据文献记载,天师洞原址为黄帝祠,东汉时张道陵曾在此修行,被奉为天师道的创始人,故称天师洞。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改名延庆观。唐朝时改称常道观。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常道观一度被佛教占用,改为寺庙,唐玄宗手敕,令归还道士,观中现存有唐玄宗手诏碑。宋时曾称昭庆观,现仍延用唐名,俗称天师洞。
天师洞现存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一1722年)中叶,由住持陈清觉主持修建。1980年以来,青城山道教协会又筹资对天师殿、三清殿、黄帝殿、上茅庵及山门、道舍、斋堂等进行了全面维修,重塑神像,使千年古刹焕然一新;为青城山水增色。
青城山常道观
常道观的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8132.5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5749平方米。整个宫观依山势分布在白云溪与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庄严的殿堂与曲折环绕的外廊,随地形高低落,把殿宇楼阁连成一片,四周峭壁陡岩,群山拱揖,浮岚翠,真是“干崖迤逦藏幽胜,万树凝烟罩峰奇。”宫殿金碧辉的建筑与自然山水交相映衬,分外幽雅。
- 上一篇: 张道陵-五斗米道的创始人
- 下一篇: 泰安寺-四川青城山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