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冯雪峰的诗歌《孤独》的赏析
最佳答案:
《孤独》 孤独,看不见,也无法触及 形容词很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喜欢上了孤独 并安置在灵魂深处,记录它,或多或少 深深浅浅的隐痛 一边向前走,一边去完成更深的孤独 多么美啊 这些孤独沉积在了我的年华里 甚至,有时会从梦中站起来,轻轻抖动 静静看着我 我回视的目光里充满了敬意 成为终身伴侣 孤独,可以说是人人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也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重大主题。人之孤独形形色色,如普通人的孤独,思想家的孤独,先驱者的孤独,诗人的孤独等等。诗人大多有着较常人更加孤独敏感的心灵,孤独或者孤独感自然也成为他们诗歌的重要主题。诗人通过其敏感细腻的心灵感悟,通过诗歌特有的意象、隐喻等将常常难以言说的孤独感生动地呈现出来,或封闭忧郁或痛苦无望或无助无奈,令读者与诗人在“孤独”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思考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 近日读到诗人蓝蓝(沈蓝)的诗歌《孤独》,感觉她写得非常特别,很有意味。她没有去写孤独的具体内涵,而是着力写孤独感所呈现的心理表象。一开始,诗人非常感性地说“孤独,看不见,也无法触及,形容词很多。”然后戛然而止,这强烈地诱导同样看不见也无法触及孤独的读者自己去寻找孤独的“很多形容词”。接着诗人开始一步步揭开覆盖“孤独”的心理面纱——孤独感的心理表象,先是说孤独是“安置在灵魂深处”的被记录下来的“深深浅浅的隐痛”,但没有说这是怎样的隐痛。其实,人生有着各种各样的痛苦,诗人不说留给读者自己去说也许更好。接下来诗人“一边走,一边去完成更深的孤独”,这是多么的孤独啊,人与生俱来无法逃脱的普遍孤独。但诗人却常常看到孤独“有时会从梦中站起来,静静地看着我。”,由此让人禁不住惊叹:“多么美啊!”最后,非常自然的是,诗人对孤独肃然起敬——孤独是诗人的终身伴侣,虽然隐隐作痛但随着岁月流逝愈加深刻、亲切和美好的人生伴侣。 人生其实就是自己陪伴自己成长走向成熟最终走完匆匆一生的孤独之旅,事业,爱情,权力,成功与否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和一个片段,人孤独地来,也将孤独地离开。 09-09-11深夜
端庄简介:上海人。主要诗作被收入《中国当代青年女诗人100家》、《二十世纪末短抒情诗选》、《中国后现代主义诗选》、《扬州历代妇女诗词选》等书中,并著有《中外优秀诗歌赏析》(校本课程第二册)一书。并于1998年应邀赴俄罗斯参加诗歌交流活动。《明月东升>一诗在全国十佳诗人大赛中获二等奖,诗作《静谧的雪》在2002年“首届新世纪作家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