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开锁换锁 > 正文

满语-中国清朝国语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4-12-24 23:10 20

满语

《满语》,此词条收录于12/24,仅供参考

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历史上主要由满族人民使用的一种语言。满语是中国清朝的官方语言,故满语有时亦被称为清语。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满语认定为极度濒危语言(critically endangered language)。

满语属于粘着语类型,文字属于音位文字类型,满语共有6个元音,22个辅音及3个为借用汉语词而增加的辅音,共31个音位。多数满语字母有词头、词中、词尾三种形式,元音字母和大多数音节形式有单独、词头、词中、词尾四种形式。 满语语音在发音上按音节划分,区分重音,并且存在阿尔泰语系语言普遍可见的元音和谐现象。词汇方面,由于满族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满语中存在大量与狩猎、渔业,畜牧、骑射等相关的词汇,在其他方面则显得贫乏许多,大量的词都具有两种以上的意思。 早期满语存在多种方言,按照清朝的划分,可分为南音、北音、东音、西音,分别指不同地带所使用的满语。 书写方面,满文是竖行直写、字序从上到下,行序从左向右。

满语最早起源于金代女真部落,金太宗完颜希尹和金熙宗分别创制了女真大字和小字,各自于1119和1145年颁布,随着金朝的灭亡,女真文字没有保存下来,仅流传下口头语言。明朝万历二十七年,即1599年,建州女真部落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命满语言学家额尔德尼和噶盖创制满文,两人借用蒙古文,此为无圈点满文;1626,皇太极继承汗位,实施一系列满语教育政策,1631下令,要求满族人说满语、学满文,这是后金政权第一次正式下令要求八旗子弟读书。天聪六年(1632),皇太极命满语学家达海改进无圈点满文,经此改造,无圈点满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得到改善,改造后的满文被称为有圈点满文,也叫做新满文。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下令废除女真旧号,定族名为“满洲”,后通称“满族”。次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清朝建立后,满语、满文被确立为清朝的国语、国文,在全国得到推广。然而,尽管清朝统治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保护满语和满文,随着满汉民族的混居,满文满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窄,越来越多的满族人学会使用汉语,满语满文日渐衰落。

满语作为清朝国语,曾经作为国际交流语言传播到亚洲周边国家、欧洲多国以及美洲等地。进入现代以后,满语深刻影响了东北方言以及普通话的发展,它们从满语中汲取了大量的词汇,东北的许多地名即来自满语,如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等。满语还在中国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如记录了1607-1636年间建州女真在白山黑水之间崛起后统一征伐、建立后金政权全过程的《满文老档》;此外,满语还是记录了满族萨满文化的重要语言载体,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满族的历史文化特征。满语衰落后,现代仅有少数地区的少数人民仍在使用这种语言,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三家子村。针对满语的这种濒危境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传承措施,如在多地建立满语研究所、在大学开设满语课程等;东北三省部分城乡中小学也陆续开设了满语教程。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