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惇》,此词条收录于12/23,仅供参考
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是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朝第三位皇帝,在位时间1189年至1194年。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亲是成穆皇后郭氏。
绍兴十七年(1147)赵惇生于孝宗藩邸,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后封恭王。宋孝宗觉得赵惇“英武类己”,对赵惇尤其喜爱,于乾道七年(1171年)将其立为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宋孝宗禅位,赵惇即位。赵惇即位初期,决定鼎新革故,不仅能听取朝臣谏言,又能裁汰心术不正者,但后期却荒废朝政,又听信谗言疏离孝宗,开启“一相去台谏以党去,一相拜台谏以党进”的先例,导致相权与台谏结党、相互勾结的痼疾,引起了南宋政治危机,绍熙五年(1194年)赵惇被迫禅位于次子赵扩,史称“绍熙内禅”,南宋开始由盛转衰。
庆元六年(1200)八月,赵惇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葬于永崇陵,谥号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庙号光宗,嘉泰三年(1203年),加谥号为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 上一篇: 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 下一篇: 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八大民主党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