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婴儿中耳炎的症状 治疗方法 用药
最佳答案:
婴儿中耳炎的症状及治疗用药如下:
# 症状
- 耳部表现:因耳痛婴儿会频繁用手抓耳朵、拽耳朵,或出现摇头现象。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前疼痛剧烈,穿孔后减轻。还可能有耳朵流脓,初为脓血样,后变为黏脓性。
- 全身症状: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甚至更高。由于身体不适,婴儿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稳。严重时还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类似消化道中毒症状。
- 听力问题:中耳内有积液时会导致听力下降,婴儿对声音的反应变得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 治疗及用药
- 药物治疗
- 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是主要治疗药物,常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用药。
- 滴耳液:未化脓时,可用1%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后,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再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滴耳液。
- 其他药物:有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烧药;疼痛严重时也可适当用小儿退热镇痛剂。
- 手术治疗:若为复发性中耳炎,或存在中耳积液长期不吸收、有胆脂瘤形成等特殊情况,可能需要手术,如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等。
宝宝得了中耳炎怎么治疗
当宝宝患上中耳炎时,由于无法不会说话,所以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不舒服,导致父母并不能清楚知道宝宝的症状。如果宝宝得了中耳炎父母就很难察觉到,从而导致宝宝治疗延误。那么,患儿中耳炎怎么治?
当宝宝患中耳炎初期,宝宝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并且耳朵还会出现耳鸣,耳内不适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宝宝会情绪会异常烦躁,同时也特别习惯哭闹。当通过医生检查发现宝宝耳内出现积液时,父母就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来帮助宝宝尽快的恢复。
妈妈们应该随时观察宝宝外耳道和耳朵内皮肤的清洁状况,当发现宝宝耳朵内有脓性分泌物时要及时清理干净。还可以适当的给宝宝的耳道内滴一点药,在给孩子滴药的时候,可以让宝宝的头偏向一侧,再进行滴药。保持一定的倾斜度,尽量让药液充分顺利的流入耳道,并到达患处。
患中耳炎的宝宝的在日常饮食上也要注意清淡,尽量给宝宝吃容易消化并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多给宝宝吃一些新鲜的蔬果。多给孩子喝一些下火的水,像金银花水、绿豆汤等,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清火败毒。
三个月宝宝中耳炎症状
婴幼儿中耳炎是比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婴幼儿不具备陈述病痛的能力,常可以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瘙耳、摇头、哭闹不安。可伴随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体温最高达40度以上,同时伴随有消化道中毒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这时由于鼓膜比较厚,富有弹性,不容易穿孔,即使中耳腔内有较多的脓液,鼓膜也可能没有明显的充血膨隆,建议最好能够结合耳部的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特别是耳后部的皮肤充血肿胀比较明显的时候。一旦确认为急性中耳炎建议应用足量的非耳毒性敏感类抗生素,直到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彻底消退后仍可以用药数天。病情特别严重需要适当的鼓膜切开,促进脓液流出,防止并发症,缩短病程。
婴幼儿中耳炎怎么治疗?
儿童中耳炎分两种类型,治疗方法分别:
1、常见的一种是急性中耳炎,一般和感冒有关系,也就是说感冒以后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表现为耳痛甚至耳流脓。这个时候治疗需要用泰利必妥滴耳液滴耳和口服抗生素比如希刻劳;
2、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朵听力下降,声导抗可以显示为B型曲线,治疗一般可以用内舒拿喷鼻,口服顺尔宁咀嚼片,分泌性中耳炎一般在1-3个月之内可以自愈。因为分泌性中耳炎可以导致听力下降,需要定期复查孩子的听力直到中耳炎恢复。
如果中耳炎病程持续超过3个月,还没有恢复,必要时要考虑做鼓膜置管。
三个月宝宝中耳炎症状
婴幼儿中耳炎是比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婴幼儿不具备陈述病痛的能力,常可以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瘙耳、摇头、哭闹不安。可伴随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体温最高达40度以上,同时伴随有消化道中毒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这时由于鼓膜比较厚,富有弹性,不容易穿孔,即使中耳腔内有较多的脓液,鼓膜也可能没有明显的充血膨隆,建议最好能够结合耳部的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特别是耳后部的皮肤充血肿胀比较明显的时候。一旦确认为急性中耳炎建议应用足量的非耳毒性敏感类抗生素,直到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彻底消退后仍可以用药数天。病情特别严重需要适当的鼓膜切开,促进脓液流出,防止并发症,缩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