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开锁换锁 > 正文

田间常见杂草(杂草种类及名称(田间常见的杂草))

0 新人999 新人999 2025-02-11 13:38 2

本文目录:

田间常见杂草

田间常见杂草

 最佳答案:

      田间常见的杂草种类繁多。

      # 禾本科杂草

      - 稗草: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基部倾斜或膝曲。叶鞘松弛,无叶舌,叶片无毛。常生长在稻田、沼泽、沟渠旁等,与水稻争夺养分和生长空间,是稻田里的恶性杂草。

      - 马唐:一年生草本,秆基开始倾斜,着地后节处易生根。叶片披针形条状,两面疏生软毛或无毛。多生于农田、路旁,繁殖能力强,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 牛筋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又名蟋蟀草。根系发达,茎秆坚韧,难以拔除。常生长在田间、路旁,耐践踏、耐旱,会与农作物争夺水分、养分和阳光。

      # 阔叶杂草

      - 葎草:茎、枝、叶柄均具倒钩刺,叶片呈肾状五角形。常缠绕在农作物上,影响农作物的通风透光和正常生长,还可能导致农作物倒伏。

      - 刺儿菜:地下有直根及根状茎,茎直立,幼茎被白色蛛丝状毛,单叶互生,缘具刺状齿。多生于田边、路旁、山坡等,在小麦、棉花等作物田中较为常见。

      - 猪殃殃:多枝、蔓生或攀缘状草本,茎四棱,叶对生,有倒刺。常生长在麦田、油菜田等,会缠绕农作物,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割,还可能使农作物倒伏。

      # 莎草科杂草

      - 香附子:多年生莎草科杂草,具匍匐根状茎和椭圆形块茎。秆散生,直立,三棱形。常生长在田间、地头、路旁等,繁殖能力强,难以根除,是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

      - 异型莎草:一年生草本,以种子繁殖。秆直立,丛生,扁三棱形。多生于稻田或水边潮湿处,会与水稻争夺养分和生长空间。

      # 其他杂草

      - 车前草:叶片基生呈莲座状,具长柄,叶片椭圆形或宽卵形。常见于草地、沟边、田边等,对土壤适应性较强。

      - 马齿苋: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常生长在田间、路旁,耐旱性强,会与农作物争夺养分和水分。

农田常见的杂草有哪些

      杂草在农田中普遍存在,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杂草的定义是指那些生长在不适当位置的植物,它们可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许多人对于田间杂草的识别感到困难,下面将介绍一些农田中常见的杂草种类。

      1. 稻稗草

      稻稗草的叶片呈现线形,表面较为粗糙,边缘带有微小的刺毛,叶枕处有胡须状毛。叶鞘上方的边缘分布有疣状毛。

      2. 扁秆藨草

      扁秆藨草的外表平滑,接近花序的部分较为粗糙。茎秆细长且呈扁三棱形,基部膨胀,并伴有起源于茎秆的叶片。

      3. 千金子

      叶鞘通常短于节间,茎秆上无毛且光滑。茎秆上部直立,基部可能呈现弯曲或倾斜状。叶舌由膜质构成。

      4. 异形莎草

      异形莎草的叶片为线形,短于茎秆,呈现出叶状,长度通常不及花序。

      5. 水莎草

      水莎草的茎秆粗壮,一般为扁三棱形且表面平滑。叶片数量较少,长度通常不及茎秆,有时也会长于茎秆。

      6. 鸭舌草

      鸭舌草的植株表面光滑无毛。叶片有基生和茎生两种,形状包括心状宽卵形、长卵形至披针形。

      7. 眼子菜

      眼子菜具有发达的根茎,通常为白色。茎秆呈圆柱形,基部可能是钝圆或有时近似楔形。

田间地头生长的杂草,有哪些有药用价值?

      1. 狗尾巴草:常见于庄稼地,具有祛风明目、清热利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沙眼、目赤疼痛、黄疸肝炎、小便不利等,外用可治颈淋巴结结核。

      2. 金钱草:常见于路边,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等症状。

      3. 鱼腥草:一种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消肿疗疮、消食和胃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泻引起的咽痛、咳嗽、疔疮毒疡、胃肠积热、痔疮便血、妇科炎症等。

      4. 艾草:常见于端午节,具有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等功效。为妇科要药,还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止血及抗凝血、镇静及抗过敏、护肝利胆等作用。

      5. 苘麻:农村称之为麻绳,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退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角膜云翳、痢疾、痈肿等。

      6. 牛筋草:一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村边、路边、田边。主治清热、利湿,可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

      7. 鬼针草:常见于农村的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等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8. 灯笼草:长得类似灯笼,根可入药,有清热降火、消炎拔毒之效。内服主治感冒发烧、口腔炎、胃痛、跌打扭伤、疮疖脓肿;外用多以鲜叶倒烂或干根研粉调敷患处。

      9. 井边草:分布广泛,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痢疾、腹泻、水肿、肝炎、胆囊炎、喉痹、泌尿系感染、痈肿疮毒、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

      10. 蒲公英:常见草药,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主治呼吸道感染、胃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等。

杂草种类及名称(田间常见的杂草)

      田间主要杂草有:野燕麦、播娘蒿、荠菜、藜、小藜、小车前、车前、刺儿菜、大刺儿菜、蒲公英、田旋花、打碗花、小根蒜、野西瓜苗、马蔺、龙葵、小果亚麻荠、雀麦、离子草、猪毛菜、鹤虱、马齿苋、独荇菜、酸模叶蓼、节节草、反枝苋、米瓦罐、朝天委陵菜、小花糖芥、蒺藜、地锦、鬼针草、小画眉草、虎尾草、野生枸杞、藉蓄、地肤、蚤缀、冬葵、附地菜、夏至草、益母草、黄花蒿、猪毛蒿、黄鹌菜、苣荬菜、山苦荬、犍牛儿苗、皱叶酸模、叉状委陵菜、委陵菜、野豌豆、曼陀罗、茜草、苍耳、小飞蓬、魁蓟、艾蒿、牛筋草、芦苇、早熟禾、冰草、马茹刺、野苜蓿、草木樨、繁缕、旱型两栖蓼、马唐、狗尾草、酢浆草、早开堇菜、细叶藜、野大豆、紫花地丁、野...、蛇莓、猪殃殃、泽芹、问荆、铁苋菜、无芒稗、硬草、野胡萝卜、尖头叶藜、苦苣菜、线条鸡眼草、荩草、飞廉、断续菊、地梢瓜、牛繁缕、女菀、大果亚麻荠、甘草。以下常见杂草附图

      播娘蒿(Descurainiasophia(L.)Webb.exPrantl)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毛或无毛,毛为叉状毛,以下部茎生叶为多,向上渐少。茎直立,分枝多,常于下部成淡紫色。叶为3回羽状深裂,长2-12(-15)厘米,末端裂片条形或长圆形,裂片长(2-)3-5(-10)毫米,宽0.8-1.5(-2)毫米,下部叶具柄,上部叶无柄。

      马蜂菜(马齿苋)

      荠菜(地菜)

      节节麦

      龙葵(学名:SolanumnigrumL.):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30-12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卵形或心型叶子互生,近全缘;夏季开白色小花,4-10朵成聚伞花序;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紫色。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

      马唐(学名:Digitariasanguinalis(L.)Scop.)是禾本科,马唐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80厘米,叶鞘短于节间,叶片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边缘较厚,微粗糙,茎直立或斜生,下部茎节著地生根,蔓延成片,难以拔出。叶被长毛。总状花序;小穗椭圆状披针形,短三角形,无脉;花药长约1毫米。6-9月花果期。

      稗子,拉丁学名: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稗子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稗子长在稻田里、沼泽、沟渠旁、低洼荒地。形状似稻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

      稗子与稻子共同吸收稻田里养份,因此稗子是稻田里的恶性杂草,败家子中的“败”就是稗子演变过来的。但同时也是马牛羊等的一种好的饲养原料,营养价值也较高,根及幼苗可药用,能止血,主治创伤出血。

      反枝苋,别名:西风谷,拉丁文名:Amaranthusretroflexus.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时达1米多;花期7-8月,果期8-9月。

      猪殃殃(bedstraw,亦作cleavers),茜草科(Rubiaceae)拉拉藤属植物。多枝、蔓生或攀缘状草本,生于海拔20-4600米的山坡、旷野、沟边、河滩、田中、林缘、草地。约有300个种分布全世界潮湿林地、沼泽、河岸和海滨。为夏熟旱作物田恶性杂草,同时又是有降压、抗癌功用之中药材。

      异型莎草:植物名(CyperusdifformisL.)为莎草目,莎草科。一年生草本。花果期夏、秋季,以种子繁殖,子实极多,成熟后即脱落,春季出苗。为低洼潮湿的旱地的恶性杂草。生于稻田或水边潮湿处。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牛繁缕:为石竹科牛繁缕Malachiumaquaticum(L.)Fries.的嫩茎叶。【别名】:鹅儿肠、鹅肠菜。

      香附子,学名:CyperusrotundusL,又称雷公草、莎草、梭梭草、胡子草、香胡子、三梭草、野韭菜等,是一种多年生莎草科杂草,位居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首。原产于印度,广泛颁布于热带及亚热带,被报道发生危害之作物有52种,分布在92个国家。且其天敌未被同时引入和当地气候环境之适宜,现今成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广泛分布于北纬45°以南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中国大部地区都有发生。

      野慈姑:(学名:SagittariatrifoliaL.)别名驴耳菜、大毛驴子、毛驴耳朵、飞机草、三角草、老母猪拱豆、地豆、扎枪头子、鸭嘴子、洋服领、鹞鹰、小燕儿。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为慈姑的变种,与慈姑相比比,野慈姑植株较矮,叶片较小、薄。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泽泻:泽泻(学名:Alismaplantago-aquaticaLinn.),别名水白菜、水菠菜,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

      雨久花:(学名:MonochoriakorsakowiiRegel&Maack)别名:鸭舌草、兰花菜、马耳菜,直立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具柔软须根。

      萤蔺(ScirpusjuncoidesRoxb)别名水葱子。属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杂草,生于水稻田、池边或浅水边。

      稻稗:(ScirpusjuncoidesRoxb)别名精稗,属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杂草,生于水稻田、池边或浅水边。

      狼把草:(学名:BidenstripartitaL.)又名:鬼叉、鬼针、鬼刺等,属菊科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80厘米,有时可达90厘米;由基部分枝,无毛。

      日本_草、扁秆_草、水莎草俗称三棱草,多年生草本,种子及块茎繁殖,是稻田的恶性杂草。常生长于湿地、河岸、沼泽等处。秆单一,扁三棱形,苞片叶状,比花序长。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牛毛毡:牛马草,单子叶植物,挺水性水草。细长如牛毛。是稻田的重要杂草之一。生于水田中池塘边及湿粘土中。

      眼子菜:水上漂,多年生水生草本,生于静水池沼中。为常见的稻田杂草,有时是恶性杂草,亦是中医中药的一种,全草入药。中国各地都有分布。

      匍茎剪股颖:爬蔓草、鸡爪子草,(学名:AgrostisstoloniferaLinn.)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长匍匐茎有节,节着地生根。叶鞘无毛,稍带紫色,叶扁平形,先端尖,具小刺毛。夏季为此植物枯黄期。圆锥花序卵状长圆形,绿紫色。

      原产地:欧亚大陆的温度带,北美洲、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江西、浙江。变种品种有多种,大致分为高、矮和抗病能力及颜色(深绿、中绿、墨绿)。

      谷精草:狗须子,一年生草本,须根细软稠密,叶基生,长披针状条形。头状花序呈半球形,底部有苞片层层紧密排列,苞片淡黄绿色,上部边缘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顶部灰白色。花茎纤细,长短不一,淡黄绿色,有光泽,稍扭曲,有棱线数条。蒴果3裂。主产于中国江苏苏州、宜兴、溧阳,浙江吴兴、湖州、相乡,湖北黄岗、咸宁、孝感等地。

      水绵:青苔、蛤蟆癞,可作某些鱼类的饵料,大量分布于池塘、沟渠、河流等地方。水绵还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水绵大面积发生容易出现较多问题。

      小茨藻:扎塞,(学名:NajasminorAll.)茨藻科,茨藻属,一年生沉水草木。茎圆柱形,光滑无齿,分枝多,呈二叉状;叶片线形,叶鞘上部呈例心形,花小,单性,单生于叶腋,花粉粒椭圆形;雌花无佛焰苞和花被,瘦果黄褐色,狭长椭圆形,种皮坚硬,易碎;花果期6—10月。成小丛生于池塘、湖泊、水沟和稻田中。

      长芒野稗:红根稗子,(EchinochloacaudataRoshev.),一年生草本。生育期5至10月份,花果期7至10月份。

      苍耳(拉丁学名:XanthiumsibiricumPatrinexWidder)(尔雅)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全株都有其毒(贝壳杉烯毒苷),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较大。原产于美洲和东亚,广布欧洲大部和北美部分地区;野生于山坡、草地、路旁等,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本文推荐:石林礼品包装:https://www.kmbdw.com/lipinbaozhuang/areaid-8/

新人999

新人999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京ICP备2024087497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