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小儿吃什么药才不会发烧
最佳答案:
小儿常用的退烧药主要有西药中的解热镇痛药以及一些中成药制剂。
# 西药类
-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月龄以上的儿童。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解热作用,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小。使用时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准确量取剂量。用药间隔为4-6小时,24小时内用药次数不宜超过4次。肝功能不全、G-6-PD缺乏症患儿慎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药品,服用期间避免饮酒。
- 布洛芬:适用于6月龄以上的儿童,退热平稳且持久,高热退烧效果较好,但有轻度胃肠不适。有混悬液和滴剂等剂型,使用前需摇匀并准确量取。用药间隔为6-8小时,24小时内用药次数不宜超过3次。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儿禁用;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患儿慎用。
# 中成药类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的作用。适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注意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有发汗解表,清里退热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外感发热。风热感冒者不适用,表现为发热明显,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等。
无论使用哪种药物,以下通用注意事项都需关注:
- 不推荐联合用药:不推荐同时或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也不要将退热药与含有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时使用。
- 严格按剂量服用: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来确定用药剂量,切勿擅自增减。
- 注意观察反应:用药后密切留意孩子的体温变化、出汗情况、精神状态等,若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掌握用药时机:一般来说,≥2月龄儿童腋温≥38.5℃,或因发热导致不舒适和情绪低落时,可给予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