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牛苗怎么治疗最有效
最佳答案:
牛苗的治疗需要。
便秘
- 治疗方法:及时进行灌肠,使用肥皂水冲洗,软化粪便,促进排泄。之后可在直肠内注入适量植物油,并热敷腹部,注意保暖。
窒息
- 治疗方法: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将牛苗头部抬高,脚部放低,来回拉动以扩张呼吸道,并擦干净口鼻的羊水和粘液。
腹泻
- 治疗方法:轻微腹泻可喂一些蛋白酶等促进消化的物质;严重腹泻应及时用碳酸氢钠等药物解毒,并检查原因,如由母牛乳房炎引起,需治疗母牛并将牛苗置于健康母牛处。
脐炎
- 治疗方法:剪干净脐周围的毛,消毒后皮下注射鲁卡等注射剂,适当使用松油等添加剂。若化脓,需挤出脓汁,清理坏死部分,消毒并包扎。
新生牛抽搐症
- 治疗方法:尝试使用氯化钙、硫酸镁和葡萄糖的混合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或分别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口蹄疫
- 治疗方法:立即隔离病牛,保持隔离区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多维太保饮水,增强病牛抵抗力。
炭疽病
- 治疗方法:发现病牛立即隔离,对病死牛尸体深埋处理,栏圈消毒。病牛需加强护理,喂给易消化的食物,用高锰酸钾或硼酸清洗口及蹄壳。
牛虱
- 治疗方法:使用百部浸泡的药酒涂擦患部,或用烟叶水、生猪油和生姜混合物涂擦,还可用敌百虫溶液喷洒牛身等。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时建议咨询专业兽医,以确保牛苗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
我们家的牛得了口蹄疫 今天一天就死了两只 我们该怎么办?
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尚可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公斤体重0.5~1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约2周。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经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封锁。患良性口蹄疫之牛,一般经一周左右多能自愈。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可对症治疗: 1、牛口腔病变可用清水、食盐水或0.1%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1%~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也可涂撒中药冰硼散(冰片15克,硼砂150克,芒硝150克,共研为细末)于口腔病变处。 2、蹄部病变可先用3%来苏儿清洗,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甘油、青霉素软膏等,用绷带包扎。 3、乳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患恶性口蹄疫之牛,除采用上述局部措施外,可用强心剂(如安钠咖)和滋补剂(如葡萄糖盐水)等。
预防措施
未发生牛口蹄疫时的措施
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捡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 ①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保持牛床、牛舍的清洁、卫生;粪便及时清除;定期用2%苛性钠对全场及用具进行消毒。 ②加强检疫制度,保证牛群健康。不从病区引购牛只,不把病牛引进入场。为防止疫病传播,严禁羊、猪、猫、犬混养。 ③定期接种口蹄疫疫苗。 已发生牛口蹄疫时的措施
1、尽快确诊,并及时上报兽医和监督机关,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和报告网络,按国家有关法规,对牛口蹄疫进行防制。 2、及时扑杀病畜和同群牛只,在兽医人员的严格监督下,对病畜扑杀和尸体无害化处理。 3、严格封锁疫点疫区,消灭疫源,杜绝疫病向外散播。场内应定期的、全面进行消毒。 4、疫区内最后1头病畜扑杀后,经一个潜伏期的观察,再未发现新病畜时,经彻底消毒,报有关单位批准,才能解除。
牛得口蹄疫怎么办
得了口蹄疫要尽早治疗,如果不做好防范措施,还可以传染到其他的牛。如果小牛得了口蹄疫,可能会激发感染其他疾病,从而突然死亡,所以要赶紧治疗。牛口蹄疫的治疗方法
1、牛口蹄疫是一种在猪牛羊之间传染的病毒疾病,发现有患病的牛要赶紧隔离,然后对还没有得病的牛注射疫苗预防,处于潜在感染的牛群使用天健牛康肽做紧急预防。
2、要对牛场用生石灰消毒,牛场工具用消毒液消毒,
3、注意心脏活动技能,适时应用强心剂,同时注射口蹄疫高免血清天健牛毒清,以解热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
4、使用血清天健牛毒清在配合绿健先锋连续用上两天,一天注射一次,就可以见到疗效。严重的要用三天,同时给牛消炎,可以用0.1%高锰酸钾冲洗水泡或溃烂部后,再涂50%碘甘油,以防继发感染。也可用成品(冰硼散)吹入牛口内,每天3次,来给牛消炎。
最后希望:发现得了口蹄疫不要想着它可以自愈,病情越拖越严重,它是一种传染病,应赶紧治疗才能降低损失。
牛得了口蹄疫怎么办?
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性疹。[病因]
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属,在不同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变异,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性目前已知全世界有7个主型,即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型和亚洲1型,其中有6个亚型。病毒主要存在于水疱皮及淋巴液中。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康复期和潜伏期的病牛亦可带毒排毒,本病主要经呼吸和消化道感染,也能经黏膜和皮肤感染。其传播既有蔓延式又有跳跃式的,它可发生于一年四季。
[症状]
潜伏期平均2~4天,最长可达7天左右,病牛体温升高40~41℃,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1~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发生蚕豆大至核桃大的水疱。此时口角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常挂满嘴边,采食、反刍完全停止。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出现糜烂,然后逐渐愈合。若病牛衰弱管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糜烂部可能继发感染化脓、坏死、甚至蹄匣脱落,乳头皮肤有时也可能出现水疱,而且很快破裂形成烂斑。
本病一般为良性经过,只是口腔发病,约经1周即可治愈,如果蹄部出现病变时,则病期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一般不超过1%~3%。但有时当水疱病变逐渐愈合,病牛趋向恢复健康时,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虚弱、肌肉震颤、特别是心跳加快、节律不齐,因心脏麻痹而突然倒地死亡,这种病型称为恶性口蹄疫,病死率高达20%~50%,主要是由于病毒侵害心肌所致。犊牛患病时特征性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死亡率很高。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的特点,以及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但为了了解当地流行的口蹄疫病毒为何毒型,必须通过实验室鉴定后方可确定。
剖检:
本病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是心肌病变及心包膜有弥漫性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斑点或条纹俗称“虎斑心”,质地松软呈熟肉样变。
[预防]
鉴于口蹄疫具有多种动物宿主、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抗原的多种性和变异性,以及感染后或接种疫苗后免疫期短等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使口蹄疫的控制变得相当困难。为了控制本病的流行,目前采取的方法:
未发病场的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防疫消毒制度 全场应成立口蹄疫防制小组,负责疫病的防制工作;提高对本病危害性认识,自觉地遵守防疫消毒制度;场门口要有消毒间、消毒池,进出牛场必须消毒;严禁非本场的车辆人内。猪肉及病畜产品严禁带进牛场食用;每月定期对畜舍、牛栏、运动场用2%苛性钠或其他消毒药进行消毒,消毒要严、要彻底。
坚持进行疫苗接种 定期对所有牛只进行系统的疫苗注射,使牛具有较好的保护力。目前,疫苗种类很多,现列举于下:
兔化弱毒疫苗 舌面接种,常引起注射部位发生水泡。对犊牛有残毒,可引起死亡。牛免疫期6个月以上。
鼠化弱毒疫苗 注射后14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新注射区的牛,疫苗注射后,可能有10%的牛蹄部和20%一30%的牛口腔出现水泡和烂斑。还有鸡胚化弱毒苗、组织培养弱毒苗和灭活苗。
遗传工程 已应用于口蹄疫疫苗的研究之中,它不用口蹄疫病毒作原料,而纳入疫苗中的是一种特殊病毒蛋白。这种特异蛋白来自经遗传工程控制和处理的大肠埃希氏菌培养物,这种蛋白只能刺激接种动物产生口蹄疫抗体,而不致由此造成感染。
我国兰州生产并已使用的口蹄灭活疫苗,其型和免疫程序
疫苗 牛羊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单价苗),牛羊O—A型口蹄疫双价灭活疫苗(双价苗)。
规模化奶牛场免疫程序
①种公牛后备牛:每年注苗2次,每隔6个月注苗一次。单价苗肌肉注射3mL/头,双价苗肌肉注射4mL/头。
②生产母牛:分娩前3个月肌肉注射单价苗3mL/头或双价苗4mL/头。
③犊牛:出生后4~5个月首免,肌肉注射单价苗2mL/头或双价苗2mL/头。首免后6个
月二免(方法、剂量同首免),以后每间隔6个月接种一次,肌肉注射单价苗3mL/头或双价苗4mL/头。
已发生口蹄疫的防制措施
①屠宰法在很少发生或没有流行过口蹄疫的牛场和地区,一旦发生疫情,应采取果断措施,扑杀疫区内的所有牲畜,彻底消毒。或者是在流行过口蹄疫的地区,如果疫区不大,疫点不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疫区内的病畜和易感动物全部扑杀,彻底消毒,在距疫区10km以内的地区,对易感动物进行预防接种。当采取这种措施时,必须立即建立严格的封锁隔离措施,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布置、实施和检查实施情况。
②封锁区内的所有家畜包括牛、羊、猪,以及猫、
- 上一篇: 布地奈德吸入剂的作用(02/08更新)
- 下一篇: 怎么治疗视网膜褶皱炎(视网膜有褶皱一定要铺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