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代》,此词条收录于12/30,仅供参考
太古代又称始生代,属隐生宙,是地质年代中最古老的一个代 (约距今38亿年至今25亿年)。太古代生物证据包括两类:一是氨基酸、脂肪酸等生命物质的存在;一是可鉴别的菌藻类生物化石,最早出现于距今32亿年左右,按照现在的资料来看,太古代仅出现原核生物的遗迹,而真核生物则是在元古代才出现的。原始地壳的形成开始于距今46亿年左右。通过对北美、南非、西欧等地的岩层研究,地壳最古老基底由一些超过36亿年的花岗片麻岩组成,分布于其上的即所谓绿岩带,它们可能形成于34亿年前,主要岩性是基性至超基性火山岩和碎屑岩。[1]
地球水圈的形成是与地球内部的除气过程密切相关的,强烈的火山活动放出HCl,HF ,H2BO3,H2S等酸性气体和水蒸气,这些气体逐渐地冷凝,形成一个强酸性的原始水圈,原始水圈出现于距今40亿年左右。当时大气与水体组分和含氧量均与现在不同,因而普遍形成还原条件下的陆上沉积和特殊条件下的水下硅铁沉积。太古代地壳厚度较小,与上地幔接近,地壳岩石强度低,因而在构造上主要是塑性变形,很少有线性构造,也易出现多次热变质过程。[1]
太古代(Archeozoic)最古的地质时代。一般指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到25亿年前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普遍出现这段地质时期。“太古代”一词1872年由美国地质学家达纳(J.D.Dana)所创用。当时形成的地层叫“太古界”,代表符号为“Ar”。主要由片麻岩、花岗岩等组成,富含金、银、铁等矿产,构成各大陆地壳的核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非洲、南美的东北部、加拿大、芬兰、斯堪的那维亚等地;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内蒙古和山西等地,亦有太古代地层露出。1970~1980年,一批科学家连续报道了在澳大利亚西部诺恩·波尔(NorthPole)地区35亿年前的瓦拉乌纳群(Warrawoonagroup)地层中,发现了一些丝状微化石。这是迄今在太古代地层中发现的、比较可信的最早化石记录。
在太古代的最初期,地球上尚无生命出现。
- 上一篇: 奉天通志-奉天通志
- 下一篇: 奥拓二手车多少钱(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