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此词条收录于12/29,仅供参考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英文名:Outlin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简称《建国大纲》)是孙中山针对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所提出的规划方案。[1]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召开前亲自拟定了《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共25条,作为即将成立的国民政府的施政纲领。后提交大会审议通过,2月22日修订定稿。《国民政府建国大纲》要旨为: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其次为民权,其三为民族;建设之程序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宪法告成,国民则依宪法民选政府,建国大功告成。[2]同年4月12日,又经孙中山亲笔手书,并对原件略作修改。[3]《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在1928年全国形式上实现统一后付诸实施。[1]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是孙中山晚年思想的结晶,是中华民国时期关于在中国确立宪政制度的重要历史文件之一。尽管其宪政理想囿于种种现实困难未能在动荡而苦难的近代中国真正付诸实践,但对当时中国争取国家富强、自由民主,具有显著进步意义。[1]
- 上一篇: 车损险保费多少钱(12/29)
- 下一篇: 袁世凯复辟-1915年袁世凯破坏共和、恢复帝制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