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此词条收录于12/29,仅供参考
嘉定(1208-1224年)是南宋皇帝宋宁宗所设立的年号,1207年十二月丁卯,宋宁宗诏改第二年为嘉定元年,[1]声称要革除韩侂胄的弊政,史称“嘉定更化”;嘉定元年(1208),宋朝同金朝重新订立和议,史称“嘉定和议”。[2]
1206年四月,韩侂胄贸然对金开战,分东、中、西三路北伐金朝。因这一年是开禧二年,史称“开禧北伐”。金军很快发起战略反攻,攻陷了淮河以南大片土地,兵锋已达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市)。四川宣抚副使、吴璘之孙吴曦临阵叛变,向金朝称臣割地,并受金朝册封为蜀王,好在不久叛乱即被平定。至1207年,金军的反攻也已经力不从心,双方进入相持阶段。[2]
北伐的接连失利,特别是吴曦的叛乱,严重损害了韩侂胄的威望。金朝乘机拒绝韩侂胄的谈判请求,暗中向宋廷传递杀掉韩侂胄即可议和的意向。于是,礼部侍郎史弥远勾结宁宗皇后杨氏,伪造宁宗密旨,杀害韩侂胄,将其首级送与金朝。[2]
韩侂胄被杀后,宋宁宗宣布次年改年号为嘉定,声称要革除韩侂胄的弊政,史称“嘉定更化”。“更化”的第一项措施,就是在史弥远的运作下,南宋完全遵照金朝的要求,于1208年同金朝重新订立和议。双方约定:改隆兴和议中规定的金宋叔侄之国为伯侄之国;岁币增至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宋朝还要向金朝支付犒军银三百万两。史称“嘉定和议”。[2]
- 上一篇: 虞允文-南宋初年名臣
- 下一篇: 皋埠街道-位于绍兴市区东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