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此词条收录于12/29,仅供参考
黄梅戏又名黄梅调,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早期称为怀腔或怀调,一般认为,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黄梅采茶调[1],后经过“花鼓戏”“青阳调”“徽调”“京剧”等多种地方戏曲艺术的融合,于清朝中后期在安徽安庆地区逐渐成熟,并逐步发扬光大,成为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和中国知名剧种。[2][3]
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代表作有《女驸马》《天仙配》等,代表人物有王少舫、严凤英等人。[2]
2006年,黄梅戏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保护和发展正在萎缩的黄梅戏。[2]2011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申报的黄梅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2011年湖北省申报的黄梅戏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4][5]
- 上一篇: 九省通衢-江苏淮安清江浦的别称
- 下一篇: 唐崖土司城址-湖北恩施州咸丰县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