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定》,此词条收录于12/29,仅供参考
推定是作出某一事实存在与否的判断(或这种推定与证据问题息息相关,它可以免除主张推定事实的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并把证明不存在推定事实的证明责任转移于对方当事人。在法律条文中常见“推定”一词,但推定之事实通常难以积极证据加以证明。而依事理之演变推导而出的结果,系为法律上处理事务的便利性而设;因此,如有不同的主张,可提出反证以推翻。与推定相反的概念则是“视为”。
不可反驳的推定又称为结局性推定,即法律禁止提出证据来反驳被推定事实的推定。但证据法理论中一般认为这种不可反驳的推定不是真正的推定,而只是一种实体法规则,即法律规定一旦出现某种情况应当如何处理的实体法规定。
事实推定与法律推定
以有无法律依据为标准,推定可分为法律推定与事实推定。法律推定是指法律明确规定的推定,具体包括推论推定和直接推定,推论推定是真正的法律上的推定,是依据法律从已知事实推出未知事实、从前提事实推论推定事实的结果,如民法规定,失踪一定期限的人被推定为死亡,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出生的子女推定为婚生子女等。适用这种推定可以减轻主张推定事实的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并且可以将举证责任从一方转移给另一方。直接推定是当法律不依赖于任何事实就假定存在某一事实,比如“无罪推定”,直接推定的本质是以推定形式表现出来的确定举证责任由谁负担的实体法规范。事实推定,是法律推定的对称,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只是法官依据经验法则,从已知事实推定事实存在的假定。事实推定来源于司法人员的逻辑推理过程,但与一般的执法人员日常推理有别,是经过理论和实践的长期的总结,成为了一种已经形式化、先定的作出某种结论的规则,即推定规则。所以要特别注意将事实推定与事实推理或推断区别开来,不能将一般推理误认为推定。
- 上一篇: 股骨-...中的长管状骨
- 下一篇: 柳江人遗址-位于广西柳江县的化石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