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此词条收录于12/27,仅供参考
杜宇(生卒年不详),第四代在古蜀建国的君主,号曰望帝。杜宇有多种头衔与身份,主要有“杜主”“杜主君”“蜀王”“望帝”和“蒲卑”等称呼。杜宇国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
杜宇是在蚕丛、柏灌、鱼凫之后,第四个在成都平原上定都立国的蜀王。蜀王杜宇助武王灭商,也因功被周封为四方望之一,杜宇遂号称“望帝”。杜宇在位期间教导民众务农,国力增长,慢慢扩张成为西南大国。晚年时,蜀国洪水为患,杜宇使其相鳖灵治水。鳖灵观察地形,测定水势,疏导宣泄,水患平定,蜀民得以安居。杜宇感谢鳖灵治水功劳,让帝位于鳖灵,后来杜宇退位隐居西山。
传说杜宇在他去世后化身为一只鹃鸟,每逢农历三月,鹃鸟会以它特有的叫声来催促古蜀人趁着农时进行播种。这个传说流传至今,成为了人们对杜宇的纪念和缅怀的方式。学者刘道军评价杜宇,西周至春秋时期,无论是中原的华夏还是西南的蜀地,都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也是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巩固与完善时期,杜宇无论文治武功还是教化之德,在古蜀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为了纪念杜宇,直至如今在巴蜀的不少农村地区依然有“杜主庙”,并且保存有春耕之前拜祭杜宇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