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此词条收录于12/26,仅供参考
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期间(627年-649年)比较清明的政治局面。这一时期,唐朝社会经济繁荣,国力迅速强盛,因唐太宗执政期间只使用了“贞观”这一个年号,故被后世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改良政治与争取民心的必要性,他励精图治,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启用了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一批才能卓著之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保持社会安定,恢复、发展生产的政策,通过实行三省六部制、颁布《唐律》、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法、减轻徭役和赋税、奖励农耕、兴修水利、鼓励文化发展等措施,开创了清明的政治局面。贞观年间,唐朝人口数量增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阶级矛盾得到缓和。唐太宗通过一系列战争,灭亡了东突厥、平定了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薛延陀,有效地巩固了边疆地区,通过和亲、册封、设置机构管理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睦。贞观年间,唐朝的疆域向北控制了贝加尔湖以北,向东直至朝鲜半岛,向西扩张到咸海之滨,控制了阿姆河流域、锡尔河流域,这是中国历史上疆域能够达到的最西端,向南控制了越南北部。贞观时期风气开放,与日本、朝鲜半岛来往密切,与西亚地区也有密切往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学者陈克明认为“贞观之治”唐朝的第一个盛世,推动了历史发展,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吏治清明的时期称为治世。唐朝中后期,“贞观之治”的概念逐渐形成,唐玄宗时期,史臣吴兢最先对贞观时期的治国状况进行总结,他编撰的《贞观政要》集中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和贞观年间的政绩,他在《上贞观政要表》中把贞观年间称为自古以来最为繁盛的年代。颜真卿上疏给唐代宗称“凡百臣庶,以为太宗之理,可翘足而待也”,这是最早的接近于“贞观之治”的说法。唐朝中后期,唐宪宗、白居易都认为贞观年间政治清明,属于升平之世。唐宪宗时期,随着《贞观政要》的流传,该书开始成为了解贞观时期政治局面的主要书籍,晚唐皮日休已明确使用了“贞观之治”这一概念,五代至两宋时期,《旧唐书》《新唐书》对唐太宗的评价都受到《贞观政要》序言的影响,此后,社会对贞观时期的认识逐渐趋向统一,认为它是几百年出现一次的治世。
- 上一篇: 晚上去斗南捡花星期几去最好?(花卉市场要逛多久)
- 下一篇: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